張高麗還強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對于我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對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福建要合理確定功能定位,既符合國家長遠發展戰略,又體現自身特色和比較優勢。要全面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進一步擴大雙向投資規模。要建好港口、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構筑沿海地區連接中西部地區的快速運輸大通道。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提高海洋經濟質量效益。要用好多邊雙邊等多種合作機制,促進各領域務實合作。
業內人士指出,福建與東盟的歷史淵源、地理區位和現實基礎,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有著特殊優勢。首先,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發祥地。泉州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是“海上絲綢之路”宋元時期的主港,被稱為“東方第一大港”。漳州月港是“海上絲綢之路”明朝中后期的始發港。福州長樂太平港是鄭和七下西洋的重要基地。其次,作為中國面向亞太地區的主要窗口之一,福建與東南亞國家特別是東盟各國淵源深厚,友好往來歷史久遠,經貿關系穩固。最后,福建與東盟資源、產業互補性明顯。福建產業基礎完備、資金和技術力量相對較強,產品性價比高,尤其是建材、紡織服裝等在國際市場很受歡迎。而東盟是福建資源型、原料型產品的重要來源,且擁有近6億人口的消費市場。
廈門啟動“十三五”規劃編制
據媒體報道,福建省廈門市近期啟動了“十三五”(2016-2020年)規劃編制工作。昨日,廈門市發改委公布了首批“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課題。其中24個課題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面向社會公開征集課題成果,這在廈門五年規劃編制的歷史上還是首次。
“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工作要經過多個環節和程序,第一個階段的工作就是前期課題研究。這項工作直接影響規劃基本思路和規劃草案的科學性、有效性和權威性。“十三五”規劃決定了2016年-2020年廈門的發展目標、發展方式和發展思路。市發改委主任孟芊介紹,“十三五”規劃的著眼點在于未來五年如何具體實現“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目標和要求,也就是如何將市委市政府的方針決策轉化為具體可操作的技術路線。盡管規劃編制工作剛剛起步,但從昨日公開的研究課題的題目,已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十三五”規劃非常注重發展的整體性,它將針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城市發展、生態空間、人口規劃、對外開放、體制改革等方方面面統籌考慮。
昨日公布的研究課題,分為公開招標和面向社會征集兩大類。其中公開招標課題9個,并開創性地設置了面向社會征集的24個課題,除了專業研究機構,民間智庫、企業、有研究能力的個人也都可以報名申請這24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