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酒類電商直接與廠家叫板仍然還缺少底氣,但其地位正飛速抬升。“傳統廠家不研究電商絕對是等死,但盲目介入也是找死。”瀘州老窖董事局主席謝明說。
許多廠家正努力嘗試擺正新舊渠道的關系,一種普遍的手段是差異化營銷,通過在線上渠道消化庫存產品,或者在線上發布定制、專供產品,使線上線下的矛盾弱化。
同時,電商平臺也通過樹立“底線思維”安撫廠家的情緒“多給消費者帶來一些實惠,相較商超、飯店而言,但不要突破廠家的底線。賴勁宇認為,電商以價低取勝的模式不長久也不健康,今后更多地要與傳統渠道“合作共生”,優惠、買贈等促銷活動可先征求廠家的意見,或者與他們合作。
“未來電商的競爭焦點不是價格,而是物流速度與服務質量。”賴勁宇說。白酒電商成為行業變革“催化劑”業內普遍預期,未來白酒電商銷售份額將超過酒類整體銷量的10%。這意味著,即便以當前的白酒年銷售收入來計算,白酒“觸電”將是一塊高達500億元的市場“蛋糕”。轉型中的白酒業擁抱電子商務,為行業變革帶來許多猜想。
今年以來,不僅酒仙網、中酒網等專業電商斗得不可開交,各大綜合電商也都加大力度,挖掘酒水業務的潛力。
在今年春季糖酒會上,天貓與瀘州老窖、五糧液、蘇酒集團等11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共啟“中國酒業電子商務生態圈”,天貓針對入駐酒企提供網絡專項扶持計劃、新品首發平臺的扶持計劃以及品牌渠道的網絡營銷計劃等,品牌酒企則承諾年內在天貓獨家首發超過百款的酒類新品,并投入數億元的品牌營銷費用,與天貓達成品質控制機制。
6月5日,京東與五糧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京東成為五糧液戰略級合作電商平臺。五糧液不僅提供旗下白酒產品在京東銷售,還將在產品的銷售、宣傳、物流配送方面和京東展開合作,計劃三年內實現50億元的銷售業績。
同時,五糧液還將與京東一起進行市場調研、產品測試,對O2O模式進行深入探討,創建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網絡體系等合作。
白酒電商方興未艾的背后,是持續十年高速擴張的白酒行業正在逐步回歸理性。去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5018億元,同比增長1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5.6個百分點;實現利潤804.87億元,同比下降1.9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