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白酒行業有著沿襲已久、廣泛而堅固的經銷體系,但當市場行情出現逆轉時,不少名酒廠家、經銷商一方面希望通過“試水”電商緩解銷售壓力、應對市場變局,一方面卻并沒有做好全面轉型的準備,焦灼觀望。許多廠家正努力嘗試擺正新舊渠道的關系,一種普遍的手段是差異化營銷,通過在線上渠道消化庫存產品,或者在線上發布定制、專供產品,使線上線下的矛盾弱化。
正當白酒電商一片紅火之際,傳統經銷商開始向線上渠道步步緊逼。
今年,郎酒要求經銷商停止向酒仙網、1919酒類連鎖供貨,否則按照規定扣除經銷商違約金。1919回應否認了郎酒關于傾銷的指責,并建議郎酒適當回收庫存、尊重市場規律。郎酒再次通過微博聲明,將維護授權經銷商的利益。
郎酒集團與1919的糾葛被認為是白酒業“新”“舊”渠道大戰的標志性事件。無獨有偶,去年酒仙網與茅臺達成戰略合作后,也在今年被茅臺的一份聲明排除在官方認可的網絡銷售渠道之外。
白酒廠家與電商的分分合合,呈現出新舊銷售渠道激烈的利益爭奪。據了解,白酒行業有著沿襲已久、廣泛而堅固的經銷體系,但當市場行情出現逆轉時,不少名酒廠家、經銷商一方面希望通過“試水”電商緩解銷售壓力、應對市場變局,一方面卻并沒有做好全面轉型的準備,焦灼觀望。
一位天津的經銷商表示,他曾在酒仙網上查詢過自己代理的酒品,發現價格便宜近20%。“我向廠家反映了這個問題,但他們也沒有給我明確的說法。”
盡管對電商“又愛又恨”,白酒廠家最終還是出手穩住了經銷商。“酒廠最怕的就是經銷體系被擾亂,而且名酒的價格制定遵循一定規則,但電商往往需要打‘價格牌’,這是兩者的矛盾。”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楊成剛認為,市場體系一旦混亂,甚至可能引發產品退市,因此酒廠必定是希望維護好市場體系,如果酒企感受到主流渠道不穩定、被擾亂,自然會調整市場策略。
楊成剛認為,盡管酒企看好電商前景紛紛“觸電”,但電商渠道對改善銷售的作用目前還不明顯。據統計,在連年增長的情況下,去年白酒線上銷售額仍然僅占酒類整體市場份額的1%,盡管不少業內人士都看好這一比例在未來幾年有望超過10%,但占據主導的仍是傳統經銷體系—專賣店、賣場、酒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