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黑龍江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堅持黨員干部帶好頭、面向全民抓落實,抓好結合融入,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的強大力量。(人民網7月18日訊)
崇德向善,是中華文明發展歷史的光輝結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崇德向善的品德,增進了人類與自然、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等古訓都蘊含著崇德向善這個樸素的道理。劉奇葆同志的講話,更是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越是在改革進入深水期和攻堅期的關鍵期,越不能丟掉崇德向善這個傳家寶。每個公民都應把它當作一種精神追求,每個干部都要把它當作基本的素養,內化于心、外踐于行,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為改革發展集聚正能量。
道路決定命運,觀念引領方向。實現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崇德向善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價值凝練,更是對這條道路精神旗幟的鮮明昭示,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基石和支柱的明確揭示。一個國家和民族,只有讓崇德向善成為全社會的主流、風尚,并持之以恒地熏陶、傳播和教化,才能產生強大的向心力。尤其是當前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更需要提升全民道德文明素質,幫助人們克服心理焦慮、減輕精神負荷、凝聚建設性正能量,為改革和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軟環境。
實踐證明,將崇德向善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滲透到各行各業之中,能夠維護社會和諧統一,進一步增強民主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歸屬感,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強國家競爭力。然而,我們在看到崇德向善所帶來的積極變化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那些沖擊思想道德的防線的不良現象。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經濟社會轉型正向深水區邁進,一些新的矛盾、問題、情況的出現層出不窮,諸如食品安全問題、煤礦生產事故、環境污染等阻礙文明發展的不良現象層出不窮。這些不良現象不時挑戰著法律的尊嚴,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環境安全,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