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研究加多寶的每一個廣告,都可以看見其與王老吉糾纏不清的痕跡。兩年多來,加多寶一直在設法與王老吉發生聯系,這種聯系或者通過文字或者通過數字產生,涉及品牌、銷量、配方各個領域,其目的很明顯,讓新品牌加多寶盡快被消費者所熟知。然而這種對消費者的引導看似巧妙卻直接傷害到了王老吉的利益。”有營銷專家指出。
商業競爭常態化 誠信經營見真章
近年來,從3Q大戰、3SB大戰到眾多電商紛紛參戰的雙11大戰,企業間的競爭呈現白熱化,競爭的角度和方式也更加多樣化。無論是一對一的口水戰、眾多企業都想借機插一腳的混戰炒作還是上升到訴訟層面的法律戰,人們似乎都將其看成是一種營銷手段并已經習以為常。但在諸多競爭中,最基本的誠信、商業道德應該是企業經營的底線,不容突破。
業內人士指出,與互聯網企業間“誰的產品有漏洞”、“誰侵犯了用戶的隱私”的口水仗不同,王老吉與加多寶的官司并非空穴來風或競爭對手惡搞這么簡單。以改名案為例,它是以廣而告之的行為存在的,是很明顯的企業行為。一系列證據顯示,加多寶的改名廣告對消費者產生了誤導,對王老吉品牌也產生了實實在在的影響,而根據一審宣判來看,這種行為也切切實實觸犯了法律。一旦加多寶被判定為“虛假宣傳”,除了面臨巨額索賠外,消費者對其品牌產生巨大的負面認知更難以挽回。到時候,加多寶可謂得不償失。
孟子言“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信的形象對于一個企業來講,無比重要。誠信需要經營者的自律,同樣需要法律的約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下,企業需要在誠信的基礎上,公平競爭,并通過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不被侵害。而只有以誠信為本,才能夠真正得到消費者、同業者的認可,并保持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