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能源成調結構主力
BP的報告中,還有一組數據也可解讀為我國煤炭消費下降的原因之一。統計年鑒顯示,2013年,清潔能源占比大幅度增長,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9.6%。其中天然氣占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的比重也比10年前翻了一番,達到5.1%。
“2013年,我國的天然氣消費增長10.8%,居世界首位。近10年來我國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長13%,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長16%。隨著技術突破,清潔的天然氣可能成為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過渡的主要替代能源。”劉毅軍表示。
他認為,目前我國天然氣在能源占比中僅為5.1%,而2012年天然氣在世界能源一次消費比重中已達24.4%,與石油的33.8%和煤炭的30.5%非常接近。這也說明我國發展天然氣潛力很大,繼續發展天然氣將會帶來巨大環保效應。
除了天然氣,其他清潔能源的發展也為能源結構調整貢獻了力量。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新增火電生產能力3650萬千瓦,首次降到4000萬千瓦以內,只占總新增電源生產能力的38.8%,首次低于50%。就在上年,這個數字還高達58.6%。而2013年火電以外的非化石能源電力生產能力增量達5750萬千瓦,比火電整整多2100萬千瓦,占比是61.2%。
電力結構方面,近日我國關于核電建設的政策頻出,意味著我國核電建設也將重新啟動。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測,到2020年,我國清潔能源發電量將達2.6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32%。到2030年,全國清潔能源發電量將達5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42%。到2050年,全國清潔能源發電量將達8.1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為58%。我國電力結構將實現從以煤電為主向新一代清潔非化石能源發電為主的轉換,為進一步改善能源結構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