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全省有超過300人都是通過河南省青少年傳統武術錦標賽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資格,主要集中在鄭州、焦作、新鄉、漯河等地市。記者在采訪河南省體育局宣傳處處長問到“國家二級運動員資格審查具體由誰來做?”河南省體育局宣傳處處長猶豫了一會說“能不能你問之前咱先溝通溝通?”。(7月6日央視)
針對外界的猜疑,媒體對近段時間人們關注的河南省高考體育加分一事進行采訪,結果在采訪過程中,接受采訪對象被媒體記者所問的問題問懵,認為記者提問“不按套路出牌”,希望先和記者溝通好后再接受采訪。很多網民在看到這則報道后,思緒聯翩,認為考生加分這件事有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筆者認為,思想怕是時下某些基層干部“防火防盜防記者”認識的根源,唯恐記者將本地的一些事情曝光,該宣傳處處長之所以被記者問懵,不是他不知道事實真相,而是怕此事被記者曝光,給當地單位帶來負面影響。素質弱,領導干部如何應對媒體、應對記者,是當今一個重要話題,提高各級領導干部應對媒體的能力是干部素質能力方面的一個重要內容。該官員此舉,暴露除了他在這方面能力素質上存在的弱項和短板,與新形勢對領導干部的要求不相適應。
當然,像河南省體育局宣傳處處長這樣在采訪時要求“事先溝通溝通”的黨員干部不是一個兩個,而在政府采訪前要“溝通”的更是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其實,該宣傳處處長的“能不能你問之前咱先溝通溝通”也道出了其中的“難言之隱”,更說明這次“高考加分”事件的水很深。
時下,部分地區的政府部門建立了新聞發言人制度,也開展了類似的培訓,但從現實效果來看并不理想。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開展,各地各部門當以此為做好公開透明工作,讓所有工作所有程序為公眾所熟悉。只有同時把這兩個方面的問題處理好了,才會提高基層干部應對媒體的能力和水平,也才會讓類似的新聞少些、再少些。
瀘州市納溪區豐樂鎮人民政府 邱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