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產黨員手機報發表評論稱,“牢騷話”表面看是抱怨指責,卻反映出埋藏已久的矛盾根源,是群眾真實意愿的強烈表達。洗耳恭聽“牢騷話”,不屏蔽,不護短,從抱怨中查擺問題根源、汲取能量養分,才能真正化民怨、解民憂、暖民心。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任務就是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如何才能讓群眾路線走到實處,讓轉作風見實效?那就是聽聽群眾的牢騷。
毛澤東就是聽得進“牢騷話”的人。背后發牢騷的是一個農家婦女。一個夏日,雷電交加,雷電劈死了一個縣長,這婦女就借題大罵:咋不叫這雷劈死毛澤東呢!接著又罵共產黨。消息傳到毛主席耳里,毛主席立即約見這位婦女。問她為什么罵他,咒他死?還罵共產黨?婦女聲淚俱下,陳述了緣由。原來是因公糧任務太重,又逢三年旱災,百姓交不起,尤其是她家,除了種子,已無顆粒存糧。主席得悉后,非但沒有責怪她,還百般安慰,肯定她意見提得好。接著,黨中央決定,減征公糧,開展大生產運動,自力更生,豐衣足食。
一個領導如何對待群眾的牢騷話,體現他的政治品質。古人云,“聞過則喜”,“兼聽則明”,如果一個領導干部心里裝著的是群眾,牽掛的是群眾的利益,聽到群眾的牢騷話,則會把群眾的牢騷當作對工作的的意見,反思自己工作的不足,從而不斷改進工作。反之,如果一個領導干部之裝著私利,那當然就會把自己當做官老爺,高官在上,把群眾的牢騷聲當做冒犯自己的官威,是聽不得半點牢騷話的。
值得警惕的是,生活中確實有少數黨員干部,缺乏容人之心、寬人之懷。聽到一些逆耳之言、牢騷之語,或看到一些對自己不利的帖子、博文時,也常常會暴跳如雷,大擺官威,大發官瘋,甚至打擊報復當事人,將個人權威發揮到極致。這樣的干部是很危險的,也是斷然不會得到老百姓尊重和敬仰的。
當前,我們正在推進第二批群眾教育實踐活動。黨員干部要走好群眾路線,轉作風,就不要怕人議論、怕被群眾批評,而是把群眾的指牢騷話當作工作的動力,不斷省視自己,檢討自己,反思自己,從而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施政方針,更好地為群眾服好務。
姓名: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