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廣西、河南等多地出現新建辦公大樓閑置現象。4月,僅黑龍江一省,就有三個地方被曝光政府違規興建辦公大樓或新建辦公大樓閑置的情況。多地新建辦公樓閑置,給出的一個共同理由是——“風聲緊”。(鳳凰網7月25日)
曾經有人指出,中國廣大基層最漂亮的建筑,多半是黨委政府辦公大樓。隨著我國的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家富有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地區建起了豪華的辦公大樓,在享樂主義、攀比心理的助推下,超標建筑也越來越多,不僅在群眾中照成惡劣的影響,也是腐敗的滋生地。
早在1999年,我國就發布了《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對黨政機關用房有了明確規定,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官員們不停的最求政績觀,但享樂主義的助推下,越來越多的豪華政府大樓聳立,很多地區報著法不責眾的心態下,也就是否有恃無恐。
去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要求5年內,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樓堂館所。制度一出,在十八大以來高壓之下,各地都停止了違規建樓。但卻造成了無數的大樓閑置,因為“風聲緊”,更本不敢入住。
為什么大樓會空閑,更本原因還是這背后辦公用房超標亂象。因此,筆者建議必須很差其背后的故事。1999年《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即已出臺,這些超標辦公樓的審批是如何過關的?這背后除去享樂主義,還有木有隱藏的腐敗行為?
如今,無事的政府大樓被空閑,無疑是對政府部門的諷刺,甚至被網友嘲笑“即當婊子又立牌坊”。因此,杜絕更多違規新大樓出現,才是整治空閑辦公樓的根本所在。要從審批環節就把違規行為擋住,堅持制度管理,而不是領導一句話,所有環節開綠燈;和監管相對應的,是在查處后建立起嚴厲的問責機制,直接對‘一把手’問責,才能有效根治。
作者:張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