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忠、張帆 曹妃甸報道 圖片:曹妃甸工業區提供
近期,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率領陣容龐大的考察團訪河北曹妃甸,而后兩地簽下多份文件,曹妃甸被確定為打造協同發展的示范區、首都產業外遷的最大承載地。據悉,曹妃甸將拿出100平方公里土地與北京共建產業園區,而北京承諾五年投入200億元(人民幣,下同)。
消息傳開后,敏感的外界輿論嗅出了其另一層深意:中國梯次發展的浪潮已從珠三角、長三角向渤海灣拍岸而來。目前,一批批世界500強企業和大型央企、民企紛紛搶灘落戶曹妃甸,對此本報記者前去采訪,切身感受曹妃甸的沖擊力。
“要把唐山和曹妃甸建成東北亞區域合作的窗口、環渤海新型工業化基地、首都經濟圈的重要支點”,2010年7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視察曹妃甸工業區時指出。
河北省委副書記趙勇表示,開發建設曹妃甸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曹妃甸就是要建成一個創新驅動發展的引領區、全面深化改革的試驗區、人工修復生態的樣板區和對外開放的新平臺。專家分析,曹妃甸很可能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引爆點。
填海造出近十個“澳門”
記者從曹妃甸工業區了解到,曹妃甸處于環渤海、環京津的核心地帶,距北京192公里,距天津濱海新區70公里。該地可利用淺灘、荒灘面積達1,000多平方公里,已累計吹沙造地210平方公里,近十個澳門的面積。自2003年以來,曹妃甸累計完成各類投資近4,000億元,其中僅基礎設施投資就超千億元。隨交通網絡的不斷完善,曹妃甸“背靠”的陸地已經連成一片,港口、公路、鐵路一體化的交通格局已經形成。
曹妃甸擁有69.5公里的可用海岸線,不凍不淤,深槽達36米,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開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設30萬噸級以上大型船舶的天然港址。目前,曹妃甸已建成礦石、煤炭、液體化學、集裝箱、散雜貨、裝備制造、LNG七大類型碼頭,港口吞吐能力達到3.15億噸,增幅居全球十大港口之首,到2015年末吞吐能力將達5億噸。值得一提的是,曹妃甸綜合保稅區已于2014年4月封關正式運行,在級別上僅次于上海自貿區,享受上海洋山保稅港區的相關政策。據統計,該保稅區短短幾個月貿易額已超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