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機頭部段在中航工業成飛民機裝配下線。
C919大型客機機頭部段全長6660mm,是由框、長桁、風檔骨架、蒙皮組成的典型的半硬殼式金屬結構,包括座艙蓋、前起艙、壁板、機頭地板等幾大部件,共涉及模塊300多項,零件3200多項。機頭結構生產數模于2012年12月全部由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設計發放,中航工業成飛民機于2013年1月開始工藝準備,同年4月開始生產零件,今年1月開始機頭裝配,并于4月初基本完成相關零件、工裝等資源配套,實現了裝配開工。在隨后四個月時間內,中航工業成飛民機先后完成了機頭上部、下部裝配和兩者對合工作,順利實現裝配下架。
C919客機機頭部件復雜,處于飛機的一級氣動區,多處區域處于鳥撞范圍,加之C919將采用數字化可移動生產線總裝,對設計、制造精度和質量提出了很高要求。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在2009年首次實現全三維高效設計制造基礎上,進一步改進設計方法和輔助設計工具,在初步方案設計階段提前考慮結構強度等因素,減少了設計方案的更改、提高了設計質量,并首次采用承載式風擋設計,顯著提升了飛機結構承載效率,減輕飛機整機重量。中航工業成飛/成飛民機公司自2011年起提前啟動機頭研制工藝準備工作,通過對產品設計要求及總裝制造要求的梳理、分析及識別,先后形成機頭部件制造工藝總方案、機頭部件裝配協調方案、零件制造方案及檢驗檢測方案等項目綱領性技術文件,并與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開展多輪協調,為研制工作提供明確的技術支持。同時根據以往機型的研制經驗、教訓,對C919客機的機頭裝配制造階段的各個環節利用模式進行潛在風險分析,進一步梳理裝配環節,確認已有技術保障措施,根據分析結果對其相應完善。C919大型客機采用100%零件首檢方式,既確保了零件質量,也為后續架份的制造提供了保障,102架機機頭部段也將開始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