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上午,法晚記者統計梳理發現全國東部9省、中部9省、西部11省共計29個地方政府已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
其中廣東、江蘇經濟總量均跨越3萬億門檻,遙遙領先其他27個地區,而海南經濟總量居于末位。
GDP·總量10省份經濟總量超1萬億
《法制晚報》記者梳理發現,29個省份中,經濟總量超過1萬億元的省份有10個。其中前三位是東部沿海城市,它們分別是:廣東(30879.09億元)、江蘇(30115億元)、山東(28080.3億元)。
在上半年的增速中,西藏以11.7%的經濟增速位居首位,重慶、天津、青海、貴州等省份均以超過10%的速度高速增長。
GDP·增速普遍低于去年同期
記者對比發現,除河南、青海2省外,其余省份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其中,云南省GDP增速較去年同期下滑明顯,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4個百分點。其余省份GDP的增速也分別有0.5到4個百分點下滑。
然而,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放緩不同,法晚記者分析發現,部分地區上半年的GDP增速要比第一季度有所增加,比如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的經濟增速分別為7.3%、7.1%、7.2%、7.5%,分別比一季度提高0.1-0.3個百分點,而西藏則更為明顯,一季度增長9.2%,而上半年則提高至11.7%。
不過也有特例,天津、安徽、新疆3地區經濟指標增速有所放緩。以天津為例,2014上半年,天津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速為10.3%,較一季度的10.6%略有下降。這是沿海省份中罕見的經濟增速放慢的地區。
天津市委黨校、天津行政學院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臧學英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指出,天津GDP的放緩是在調整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從某種程度來講,是好事,因為過去主要是以投資驅動為主,“下一步需要轉為創新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