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記者進行國產化系列采訪中,對于用友UAP提出的一個觀點十分認同。那就是軟件國產化替代,并不是捧國產軟件、殺國外軟件的過程,而是國產軟件之間相互協作,提高內功、展現實力的過程。
“軟件國產化替代”好比一場戲,演員是國產軟件,伴奏是政府機構。有了政府的肯定與支持,貌似國產化注定是一臺好戲。但這只是一部分,因為觀眾不在乎演員是誰,伴奏是否出彩,在乎的是演員配合是否默契,情節是否唱到了心坎里。軟件國產化替代正是如此,對企業用戶而言,能解決信息化問題并帶來高回報率的軟件就是好軟件。
在記者進行國產化系列采訪中,對于用友UAP提出的一個觀點十分認同。那就是軟件國產化替代,并不是捧國產軟件、殺國外軟件的過程,而是國產軟件之間相互協作,提高內功、展現實力的過程。
由于“軟件國產化替代”是一個關乎整個軟件生態系統,乃至牽動企業用戶未來業務模式的重要話題,業內專家和媒體討論十分頻繁。那么作為國產軟件提供商,該如何做起?怎樣才可以加快軟件國產化替代的腳步?國產軟件從產品和模式上都要做哪些改進?在《大型企業信息系統的國產化路徑》白皮書中,提出國產軟件替代有三條路徑可走:第一,加快國產軟件廠商產品、技術之間的適配;第二,抓住新技術、新模式應用的機會實現替代;第三,從中低端系統能力向高端系統能力發展。
首先第一條,加快國產軟件廠商產品、技術之間的適配。
業內專家表示,中國要實現信息系統的國產化,必須打破“單飛”的觀念,實施“應用牽引”,在國產軟件產業鏈之間架起一座互通有無的橋梁,構建新型合作模式。這中間產品的兼容、適配十分重要。
用友UAP表示,當前無論在互聯網產業還是傳統產業,都進入“平臺”競爭的時代。用友UAP作為大型企業的計算平臺,本身可以支持企業開發、管理、應用、運行等全生命周期。UAP所包含的十幾個平臺產品,都具備開放、跨平臺的特性。用友UAP具備包括硬件體系、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編程語言、傳輸協議、客戶端等各個層面支持國際或行業標準,實現跨多個平臺運行與管理。
用友UAP支持Intel IA-32、AMD-64等多服務器體系;支持Unix、Linux、windows等多種操作系統;支持Oracle、DB2、SQL Server等多種數據庫;支持websphere、weblogic、MQ等多種應用服務器/中間件;支持Java、.net等多種程序語言;支持TCP/IP、FTP、HTTP/HTTPS,RMI/IIOP等通信協議;支持了從硬件服務器體系到客戶端的廣泛的開放性和跨平臺。能夠充分利用客戶現有資源,保護客戶硬件和關鍵投資,并可方便實現與客戶其它產品的應用整合。
第二條路徑是,抓住新技術、新模式應用的機會實現替代。
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社交網絡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使信息化的軟硬件產品發生了很大變化。原來的各種產品都面臨著淘汰升級。在新技術領域,國內外發展的同步性較好。因此,國產軟硬件產品可以趁新技術應用的發展機遇,采用彎道超車,實現國外軟硬件產品的替代。
在新技術方面,用友UAP一直緊密關注,并不斷創新。到目前為止,用友UAP已聚合了云計算、大數據、移動應用、社交等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