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成功再平衡的情況下,中國外部盈余占GDP的比重不大可能增加,預期將維持在占快速增長GDP的約3%——絕對規模會增加。當前,中國經常賬戶盈余主要轉化成外匯儲備。但不難想象,幾年以后中國將出現較大規模對外直接投資的資本流出,并且不再大規模地干預人民幣(6.2046,0.001,0.02%)匯率。開始的時候,大部分的對外投資都是能源和原材料產業的,因為當前中國就是主要的進口國。但最近中國對外投資已經傾向于向不同經濟部門和不同地域擴張。一些與中國供應鏈有聯系的投資肯定將通過中國制造業的對外投資出現。
中國經濟的再平衡對其他發展中經濟體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從另一個方面說,缺少中國經濟再平衡的全球經濟,很可能是波動更大的。短期看來,鑒于中國投資的繼續快速增長,大宗商品價格很可能會維持高位。但大部分觀察者都認為,占GDP50%的投資是不可持續的:中國在房地產、制造業和基建上的過剩產能已經很明顯,而且問題將變得越來越尖銳。到了某個時候,受回報下滑的影響,中國的商業投資將不得不下滑;2014年上半年,這種情況看起來已經出現。政府支持的投資將面對整體政府負債占GDP比重不斷快速上升的問題,雖然暫時仍不存在問題。
怕的是中國投資和經濟增長同時大幅下滑。那么大宗商品價格將會比再平衡的情況更快的暴跌。這種情況也會導致市場驅動的人民幣(6.2046,0.001,0.02%)匯率貶值:如果投資大幅下滑而消費不能彌補,人民幣(6.2046,0.001,0.02%)匯率將很可能貶值,貿易盈余將放大。那時,中國將陷于勞動密集制造業的出口者,而不是給其他國家制造發展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