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經濟報記者 張建濤 通訊員 謝辛凌
8月17日,在沈丘縣周營鎮(zhèn)謝營村一處優(yōu)質訂單玉米基地,植保飛防人員操作一架植保無人機進行“一噴多促”(玉米灌漿中后期,通過噴施混合抗逆劑、調節(jié)劑、殺菌劑、殺蟲劑等,促穩(wěn)灌漿成熟、促單產提高)作業(yè)。伴隨著螺旋槳的轉動,白色的藥霧從機身下的噴淋頭均勻地噴灑而下,頗為壯觀。
“眼下玉米已進入灌漿期,各種病蟲害多發(fā),不但要提早防治、適時肥水管理、拔除田間雜草,還要根據天氣變化科學防災減災……”當日,飛防現場,該縣農業(yè)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趙彬一邊給農民發(fā)放玉米技術宣傳單,一邊為群眾解答玉米、大豆等管理中的技術要點,并現場開具“藥方”。
“現在正是玉米、大豆等秋作物秋作物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眼下尤其要注意玉米類大小斑病、南方銹病、彎孢霉病,蟲害有草地貪夜蛾、粘蟲、玉米螟。如何對癥施藥防治,不少農戶還是拿不準。咱們農技專家就好比是‘田保姆’,指導秋作物工作一定要看現場,不能只是坐在辦公室看一下微信或農戶發(fā)來的照片,只有親自到田間才能踏實!”趙彬說,要求大家在8月10日至8月20日采用廣譜殺菌藥物加高效低毒的殺蟲劑,再加上蕓苔素、磷酸二氫鉀等調節(jié)劑,達到一噴多促,為秋糧豐產奠定良好基礎。
“俺今年種植了1200畝玉米,通過科學管理,玉米穗頭大,不花粒,長勢不賴,預計畝產有望超過600公斤。”現場正在指揮飛防作業(yè)的種糧大戶趙鵬飛告訴記者,這都得益于縣里的農技專家為他提供技術指導,每到關鍵時期,農技人員都來給村民送“技術”,他對今年的玉米豐收很有信心。
“農業(yè)農村局的技術人員下田指導,給我解決了很多問題。比如,一噴多促,怎樣配置農藥和哪些農藥能更好發(fā)揮作用促進增收增產,讓我對豐收更有信心。”趙鵬飛笑意滿滿。
沈丘縣今年玉米播種面積88萬畝,為實現秋作物增產增收,該縣及時從縣鄉(xiāng)農技推廣機構抽派200余名農技員,組成6支“農田保姆”小分隊,劃片包干,分赴全縣22個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爭相奔向田間地頭,根據當前秋作物生長不同情況及時開具“藥方”,配制高產“營養(yǎng)餐”,并“點對點”指導農民科學管理玉米、大豆、花生、芝麻。同時,該縣還整合秋作物病蟲害防控資金160余萬元,購買農藥發(fā)放給種植戶,可噴防面積16.8萬畝;利用南方銹病防控資金26萬元,可統(tǒng)防1.73萬畝。在此基礎上,縣政府還積極籌措資金440萬元,采用每畝補貼5元的形式,并由各鄉(xiāng)鎮(zhèn)負責監(jiān)督實施。
截至目前,該縣秋作物飛防植保面積已達75萬畝,效果良好。
下一步,該縣將持續(xù)加強秋季農業(yè)重大自然災害預警、應急處置機制,建立健全分工明確、以防為主、防抗結合的農業(yè)重大自然災害防范機制,為全面提升“秋管”技術水平和確保秋糧穩(wěn)產增產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