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記者 郭俊娟 通訊員 吳利民
4月14日,河南辣椒黃桃栽培與深加工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一行5人(以下簡稱服務團),在團長陸寧海博士帶領下到淇縣西崗鎮、北陽鎮指導小麥三噴一防,開展技術服務。根據當地要求,服務團在以辣椒和黃桃為重點進行科技服務的同時 還要關注小麥產業的發展。
目前我省小麥已進入抽穗揚花期,此時正是小麥病蟲害發生流行的關鍵時期。服務團先后來到淇縣富強農業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淇縣明元種植專業合作社、淇縣惠豐種植專業合作社、淇縣潤豐農業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入麥田了解病蟲害發生情況。
陸寧海向合作社負責人介紹,小麥生育中后期是多種病蟲發生危害高峰期,要根據病蟲監測和發生實際情況,適時開展“一噴三防”。
陸寧海說,近期要重點防控蚜蟲、麥蜘蛛、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葉銹病、莖基腐病等“五病兩蟲”,堅持“預防為主、綠色防控、一噴多效、統防統治”的植保方針,依據當地病蟲害發生情況,選用對路農藥,適時進行防治。
對于小麥赤霉病,陸寧海建議采取“主動出擊、預防措施”的策略,在小麥抽穗初期,打好“保險藥”,可選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鮮胺等藥劑;對于穗蚜,可選用吡蟲啉、啶蟲咪、吡蚜酮、抗蚜威等藥劑噴霧防治。服務團建議,殺菌劑、殺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葉面肥等要科學配伍、混合用藥,減少田間勞動,降低生產成本。
服務團推薦使用藥劑套餐——唑醚-戊唑醇+高氯-吡蟲啉+磷酸二氫鉀+蕓苔素或者谷聚金,其中唑醚-戊唑醇主要是防治赤霉病、銹病、白粉病、葉枯病,高氯-吡蟲啉主要是防治蚜蟲,磷酸二氫鉀或蕓苔素進行葉面噴灑,防治植株早衰和干熱風。最好采用大中型施藥機械均勻噴灑,或者無人機進行飛防,可以綜合控制銹病、白粉病、赤霉病、葉枯病、穗蚜蟲等多種病蟲,達到保根護葉,預防干熱風,促進灌漿,增加粒重的目的。服務團還發放小麥防治技術手冊和小麥專用藥肥各160多份。
合作社負責人紛紛表示,一定按照服務團的建議,做好小麥一噴三防工作,為奪取今年小麥大豐收奠定基礎,對增加小麥產量和農民收入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