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劉學中
2022年以來,河南省財政廳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始終保持高強度的財政投入力度,不斷完善社會資本合作機制,持續優化一流科創生態,深入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為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上下聯動夯實財政保障“壓艙石”
堅持以制度促規范管長遠,系統研究出臺涵蓋從培育創新主體到打造創新生態等十個方面34條具體財政支持政策,形成較為完善的財政支持創新發展政策鏈條。優先保障科技創新資金需要,在2021年全省財政科技支出超高速增長、邁上300億元臺階的基礎上,2022年全省財政科技支出邁上400億元臺階,達到411.1億元,支持科技事業發展,特別是投入80億元集中保障省實驗室、省科學院重建重振、集成電路研究所、國家生物育種中心等重大科創項目建設,及時協調解決省實驗室在經費管理、政府采購中的中梗阻,幫助省實驗室盡快投入使用、產出效益。建立市縣科技投入引導機制,引導市縣持續加大科技投入,2022年市縣科技支出達到325.25億元,增長21%,持續提升全省科技創新財政保障能力。
產投協同助燃社會投入“強引擎”
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用足用好企業研發后補助政策工具,統籌企業研發補助資金4.73億元,對9231家企業給予后補助支持,引導市縣投入10億元,推動企業研發財政補助政策落實,引導企業提升研發投入強度,激發科技創新動能。面向產業轉型升級實際需要,啟動實施產業研發聯合基金,聚焦解決區域優勢特色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與科技成果轉化問題,財政首期出資1.1億元,聯合洛陽等6個市縣啟動開展產業研發聯合基金試點工作,帶動產業投資1.15億元,助力市縣產業基礎高端化,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
政銀攜手探索信貸融資“新路徑”
積極發揮政府投資基金集聚優勢,推動中原科創風險等三支政府基金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股權投資支持,截至2022年年底累計完成項目投資105個,投資金額約17.3億元、同比增長53%;成功設立總規模30億元的“中原農谷”投資基金,支持中原農谷生物育種、綠色農業等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產業配套重大設施項目,撬動社會資本助力中原農谷產業培育。支持開展“科技貸”業務,安排科技信貸準備金3000萬元,引導銀行對710家(次)科技型企業貸款44.5億元、同比增長37%,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幫助一批科技企業駛入成長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