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劉學中 通訊員 王守軍
鄭州市財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以講求績效,提高效益,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為原則,優化支出結構,保證支出強度,科學組織編制2023年度市級財政支出預算,以“四個重”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有力推動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
基本支出“重”標準。該局堅持“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按照基本支出標準,足額編列基本支出預算,具體核定標準:人員經費支出預算以有關部門批準的工資待遇標準據實核定;公用經費綜合定額預算以編制數為基礎核定;公用經費分項定額嚴格按基礎對象數量和預算編制標準核定。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從嚴編制“三公”經費預算,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支持困難群眾、失業人員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足額安排各項民生保障資金。
項目支出“重”績效。該局依據項目績效目標和支出標準合理確定支出優先順序和預算需求。打破“基數+增長”的編制模式,全面實行零基預算。深入推進預算和績效在編制環節一體化管理,所有新增或到期延續項目支出均按要求開展事前績效評估,評估結果作為申請預算和項目入庫的必要條件,著重解決財政支持與否的問題。2023年項目支出預算安排,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審核370個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報告,涉及預算資金137.9億元,從源頭上擰緊預算資金管理“水龍頭”。強化績效目標在預算安排上的基礎性作用,把績效目標設置作為預算安排的前置條件,未設置績效目標或績效指標審核不通過的,不得進入項目庫,不得進入預算安排流程,切實筑牢夯實預算績效管理基礎。2023年度項目支出預算安排,實現項目支出及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管理全覆蓋,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審核1211個項目績效目標、92個部門整體績效目標,從源頭上提高項目支出預算安排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轉移支付“重”目標。均衡區域間財力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地方財力保障水平。增強預算編制的完整性,將轉移支付資金細化到具體項目和區縣(市),連同上級提前下達資金于規定時間完成提前下達工作,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下達規模分別不低于上年預算執行數的90%和70%。強化轉移支付績效目標管理,下達專項轉移支付預算時,同步下達區域或項目績效目標,依據績效目標開展績效監控、績效自評和績效評價。調整優化轉移支付結構,從嚴從緊控制補助引導類轉移支付。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標準體系建設,完善地區間支出成本差異體系,促進轉移支付資金分配與公共服務成本相銜接,增強資金分配科學性和合理性。
支出政策“重”提效。該局堅持支出預算優先保障創新驅動、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促進對外開放、城鄉融合發展、生態環境保護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領域。按照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將財政資金資源向提振信心和穩定預期的領域集成,支持消費潛力釋放,增強市場信心和活力,支持經濟快速恢復,確保將有限的財政資金“握指成拳、精準投向”。切實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充分運用鄭州市政府投資基金群,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助推產業轉型升級,陽光運行PPP模式,綜合運用應急轉貸周轉資金、“鄭科貸”和“外貿貸”等措施助企紓困,引導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支持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