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閱讀了書單里的《成為更好的老師》《陶行知教育文集》《做智慧班主任》《不做教書匠》等,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閱讀拓寬了我的知識視野。”讀者李玉娟口中的書單就是近日發布的《中國教育報》2022年度“教師喜愛的100本書”與中國教育新聞網2022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該書單得到各出版社廣泛轉發,引發讀者特別是教師群體廣泛關注。
近日,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提出,要把開展讀書行動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引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結合《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的好書推薦,邀請主辦方和出版社暢談推動師生閱讀、建設書香校園的實踐與思考。
打造教師教育圖書精品
(資料圖片)
《一起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為教育打造新的社會契約》《教育者的心靈詩學》《中國教育的百年記憶》……此次教育科學出版社共有11種圖書入選2022年度“教師喜愛的100本書”“影響教師的100本書”。“優秀教師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擁有一個豐盈的精神世界。教師閱讀所成就的不僅僅是教師個人,更是學生的發展。”教育科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鄭豪杰表示,多年來,教科社高度重視并始終努力做好針對各級各類教育者專業發展的優秀圖書出版,為教師的精神成長和專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
“學校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更要讀好書。我們希望能借助優秀教師教育圖書,助力教師專業發展,推動學校教育變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源創事業部負責人吳法源介紹,《項目式學習指導手冊:每個教師都能做PBL》等多本圖書入選2022年度“教師喜愛的100本書”“影響教師的100本書”。
“我社共有《國際學習科學手冊》《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前景與啟示》《走向實證——給教師的教科研建議》等21種圖書入選2022年度‘教師喜愛的100本書’‘影響教師的100本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營銷中心主任賀群星介紹,該社在“大教育”之路成果迭出,入選圖書既有學術價值突出、反映學科前沿發展水平的專著,也有聚焦教師專業發展、緊跟教育動態的精品圖書,同時不乏優秀的童書作品,為終身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務。
“作為一家非教育類出版社,能夠有多部圖書同時入選這一圖書推薦來之不易。”長江文藝出版社第一編輯室負責人施柳柳介紹,該社“大教育書系”有5種圖書入選“教師喜愛的100本書”“影響教師的100本書”。這些圖書均是該社在2022年策劃的教育原創新作,展現名師對教育教學的最新思考,理論與實踐兼具,好書入選得益于該社“暢銷+長銷”的出版理念。
發揮權威行業媒體引領作用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的好書推薦活動均已舉辦多年,有著良好的品牌影響力。《中國教育報》讀書周刊主編王珺介紹,“教師喜愛的100本書”于2011年推出,至今已推出12份年度好書榜單,為教師選書、出版社出書提供了重要參照。中國教育新聞網執行總編段風華介紹,“影響教師的100本書”活動至今已舉辦14屆,書目涉及教育理論、教師專業成長、教育心理、教育管理、學前教育、人文和青少年閱讀指導等多種類型,廣受教師群體歡迎。
媒體在推動全民閱讀深入開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其中教育類專業媒體在推動師生閱讀、建設書香校園方面有著自身的獨特優勢。《中國教育報》副總編輯、中國教育新聞網總編輯儲召生介紹,《中國教育報》有“讀書周刊”“文化周末”等專版,每年會推出年度讀書人物以及年度100本書。《中國教育報》讀書周刊發布的書單,主要以“讀書人”的視角來推薦書目。中國教育新聞網的書單主要從“書”的角度來推薦書目。“影響教師的100本書”是“書香校園”品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教育新聞網的“書香校園”品牌活動貫穿全年,2022年世界讀書日以融媒體形式推出《科普圖書怎么讀?》《繪本怎么讀,孩子更愛聽?》《給教師的閱讀建議》《教師的枕邊書》4個書單,并聯系出版社圖書編輯和作者錄制了相關主題的推薦視頻;在7、8月推出教師暑期閱讀書目和青少年暑期閱讀書目;在12月推出“影響教師的100本書”。每年年底推出的“影響教師的100本書”是中國教育新聞網年度書香校園相關活動的總結,同時也是全年讀書活動的精華集納。“我們希望通過環環相扣的讀書活動,進一步拓展和豐富書香校園品牌的內涵和外延,從而進一步提升書香校園品牌影響力。”儲召生說。
做好深入閱讀服務
多年來,出版社在推動師生閱讀方面同樣也有各自的探索,并取得良好成效。教科社聯合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共同設立的真愛書友會自2020年啟動以來,探索出了專業出版機構和社會公益機構合作推廣教師閱讀的有效模式。經過持續、有效的推動,教科社年度公益讀書活動已成為推廣教師閱讀的一個特色品牌。對此,鄭豪杰介紹,近年來,教科社加強閱讀服務能力建設,研發并開展各類參與式閱讀活動,培養了一批專業的閱讀推廣人,發展和培育遍及全國的社外閱讀推廣伙伴、在地領讀教練,推動教師閱讀活動整體發展,傳播全民閱讀理念。
賀群星介紹,近年來,華東師大社推出的閱讀活動品牌“大夏讀書會”在滬上頗具影響力,該社北京分社推出的“大夏讀書節”在全國教師群體中反響熱烈。其中,“大夏讀書會·小花獅俱樂部”專為4—12歲的少年兒童讀者及家長特別定制,將“科學創新”與“經典文化”相結合,持續推出優質公益講座與文化活動。此外,該社將于2023年上半年,結合“晨誦暮讀·小學語文分級朗讀”叢書,舉辦“少年朗讀者”朗誦大賽,推動師生閱讀,共建書香校園。該活動已納入“上海市民文化節”系列活動。
“2023年,我社將繼續策劃一批高質量教師用書,用老師讀書帶動學生讀書。”施柳柳介紹,該社還將與閱讀推廣機構開展更緊密的合作,為推動地區書香校園建設貢獻力量。
作者:范燕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