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聚焦暑期生活
“水好熱!太陽好曬!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到水田中薅草?!苯眨谏角逅愕暮碧I春縣虛心谷,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學院大一學生靳皓童戴著草帽、穿上特制的膠鞋,拄著竹杖走進一片青翠水田里。在帶隊師傅的指導下,她很快就清理了一小片水田。“雖然辛苦,但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還‘掙’得了兩個必修課學分呢!”靳皓童開心地說。
包括靳皓童在內,華中科大哲學學院共有23名一年級本科生在耕讀教育教學基地虛心谷參與為期一周的耕讀勞動教育課,水田除草是其中一項課程內容。
下午3點左右,烈日當空,室外仿佛一個高溫大蒸籠。8名學生在水田里各守一方,認真薅草。帶隊師傅在一旁傳授著經驗:“長出水面的雜草用手拔掉,水中的浮草用腳踩進泥里。拄著竹杖,一只腳將底下泥巴抹平,再踩另一只腳……”慢慢地,大家越走越快,效率越來越高,不一會兒,水田里的雜草就都消失了?!靶g業有專攻,我們更應該尊重勞動,尊重農民?!贝蠹腋袊@道。
當天,和水田除草同時進行的,還有采摘豇豆和磨豆漿的課程活動。豇豆組的學生在當地村民的指導下,齊心協力,很快就完成了任務;豆漿組的學生科學分工,按步驟進行磨豆子、濾豆渣、煮豆漿等工序,制作出美味的豆漿。
“這份體驗是獨一無二的。沒有這次耕讀教育,我很難有機會親身走進田里觸摸泥土、感受耕作?!痹诟x日志里,哲學學院學生楊晨皓這樣寫道。
那“掙”學分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華中科大哲學學院院長董尚文介紹,學院將勞動教育作為必修課納入本科生教學體系,旨在幫助學生深度融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在為期一周的時間里,學生們將在白天下地除草、施肥、劈柴、幫廚、磨豆漿等,晚上誦讀與勞動、農業相關的哲學經典著作,真正體驗“晴耕雨讀”“晝耕夜讀”。
《中國教育報》2022年08月06日第2版
作者:本報記者 程墨 通訊員 尚紫荊 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