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月開始,宜章縣通過政府采購選定了12家中介機構,協助財政投資評審中心進行工程預結算審核工作。該縣財政部門強力推進五項舉措,確保了中介評審機構的質量和效率,節支效果明顯。截至2016年5月30日,中介機構完成委托預決算評審的項目共21個,送審金額達到1050萬元,審定金額880萬元,審減金額近170萬元,平均審減率達19.04%,評審中心將中介的財評誤差率控制在0.5%之內。
一是加強廉潔監督力促中介財評實事求是。評審中心與入選的12家中介機構簽訂財評工作廉政責任書,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及廉政建設責任和違約責任,督促其自覺遵守行業職業操守,做到廉潔評審,公平審核,確保評審結論真實客觀。
二是簽訂合約嚴格嚴格管控中介財評誤差率。委托合同對工程項目審核的時間、誤差率等有明確要求,如超出合同規定審核時間或誤差率的,嚴格按合同條款執行。
三是強化制度建設和工作督導提高評審質量。建立工作底稿保存、三級復審質量控制等制度,要求中介機構根據項目特點制訂合理的評審方案,及時核實重點、難點和疑點問題,進行現場勘查時必須有評審中心人員陪同并在工作底稿上簽字。同時,定期組織中介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評審中心不定期派員到中介機構進行業務督查指導,并利用QQ工作群進行經驗交流。
四是實行重大的事項商議制度提高評審速度。指定專人負責與中介機構聯系,及時了解審核進度和審核情況,在審核中出現重大爭議問題時,組織業主、監理等相關單位開會研究,確保評審進度和質量。
五是運用年度綜合考核機制暢通中介進出口。采取單個項目考核、每年質量考核與綜合考評相結合的方式,對中介機構在履約情況、評審質量、評審效率等方面進行考核,重點考核協審工作質量、問題發現、誤差率、協審時間和服務質量等內容。對考核優秀的中介進行表揚,對復核后誤差較大的中介,按相關規定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要求的暫停委托直至取消其評審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