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國有資產經營利益的最大化,杜絕國有資產經營過程中的腐敗現象發生,2016年,瀘溪縣財政局主動用好“三大法寶”,確保國有經營性門面的保值增值。
用好拍賣這項“陽光政策”。據了解,瀘溪縣51間國有經營性門面于2016年3月底到期。瀘溪縣財政局根據該縣縣長辦公會決議,按照 “公開、公平、公正” 的原則對門面經營權進行公開拍賣。該局要求所有參加競拍者,必須先繳納5000元保證金,拍租成交后,簽訂租賃合同,同時繳納規定的拍賣傭金,以后每年提前一個月足額繳納當年的租金,所有租金直接繳入該縣非稅收入賬戶,確保“陽光政策在陽光下運行”。
用好宣傳這種“搶灘利器”。該局將3月21日至4月19日作為拍租宣傳和報名階段,主要通過縣政府網站、瀘溪生活網站、縣電視臺、網絡信息平臺和紙質宣傳單等方式,將需要拍租的門面位置等相關信息進行公開宣傳,擴大廣大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讓需要租賃經營的人能夠知曉拍租情況。積極與其它縣、市國有資產管理部門進行交流學習,相互探索管理辦法,取長補短,嚴格規范管理工作程序,制定《瀘溪縣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流程》,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通過長短結合,確保“搶灘利器搶占思想‘高地’”。
用好監督這柄“尚方寶劍”。瀘溪縣財政局確定“中心統一受理,派員見證服務,實時電子監控、當地現場拍賣”的解決辦法,請專門評估公司評定門面起拍價,由湘西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隨機抽取具有合格資質的拍賣公司現場主持公開竟拍,并特邀該縣紀委領導、公證處、新聞媒體現場監督拍租全過程。同時,在原有國有資產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上,進行系統升級,有效優化資源,確保“尚方寶劍握在手懸于心”。
據悉,瀘溪縣國有經營性經營權拍賣共涉及49個標的,起拍總價85.1萬元,經過激烈有序的競價,共成交48間,成交總額101.3萬元,溢價率為19%。其中該縣人民醫院20號門面起拍價1.5萬元,成交價7.1萬元,溢價率高達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