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為此,開發區緊緊把握住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強化財政投入,做實做強文化服務,豐富全區人民精神生活。
一、積極開展全民修身行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道德新風尚。
開發區在全區深入開展全民修身細胞工程,從修德、修智、修性入手,舉行了守信“八誠”、“十德”教學、節慶文化傳承、書香滿園、德法并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及楷模典范評選等一系列活動,引導群眾講德、遵德、守德。2015年共投入相關修身專項行動經費61.2萬元,在全區開展修身活動620余場次,開辟電視專欄《修身驛站》20期,宣傳文化藝術精品成果25項,推選中國好人4名,廣東好人4名。
二、積極推動建立“創文”長效機制, 大力創建文明開發區。
開發區按照長效與治本并舉、管理和建設并重思路,采取“區黨工委領導分片、社區書記包片”的管理模式,加強工作督辦督導,建立督查登記制度,扎扎實實開展工作。2015年共投入文明創建經費110萬元,下大力氣開展了“牛皮癬”整治、戶外廣告氛圍營造、張家邊中心市場綜合整治、交通秩序重點整治等工作;在全區建立了健康花城小區、咀香園公司、中心小學、城東社區、得能湖公園5個文明示范點,推選出精神文明創建示范點70余個
三、積極推動實體和數字資源相結合,努力提供更廣更全面公共文化服務。
按照文化惠民要求,充分運用科技手段,持續深化公共文化示范區建設工作,切實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成果。2015年共投入130多萬元,在7所社區文化室基礎上,組織國家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實現區圖書館與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網絡互訪,并與國家圖書館建立了數字資源對接;實現全區圖書通借通還,保障了區內群眾24小時的圖書閱讀需求;開通社區綜合文化服務“O2O”平臺,提升了社區綜合文化服務的實效性。
四、積極打造特色文化,大力豐富群眾文化。
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實行多項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促進有開發區特色群眾文化體育產業蓬勃發展。2015年共投入各項文體活動經費130余萬元,舉辦公益藝術培訓班、文化大講壇、全民讀書月、各類體育賽事等50多個品牌,550多場大型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積極促成民間資本投資建設2萬平方米青少年活動中心 ,打造多樣性、層次豐富群眾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