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2年10月,大陸的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在香港就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進行討論。11月,兩會達成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共識,簡稱“九二共識”。這一新名詞的誕生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也為此后兩次“汪辜會談”以及雙方一系列互惠政策、協議的產生奠定基礎。
2008年6月,第一次兩岸協商會談在北京召開,會后簽署《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和《海峽兩岸關于大陸居民赴臺灣旅游協議》兩項重要文件。此后7年多,兩岸在經濟、社會、文化諸領域的交流成果顯著,實現了包括兩岸三通、大陸居民赴臺自由行、開放陸生赴臺就讀等重要進展,使兩岸關系步入和平發展的新時期。過去7年半以來,兩岸兩會協商簽署的23項涵蓋經貿交通、旅游、食品安全、共同打擊犯罪、漁業合作、知識產權保護、醫藥衛生等眾多領域的協議,為兩岸民眾帶來不少切實福利。
兩岸三通
定期客運航班每周890班
1993年4月,第一次“汪辜會談”中,時任海協會會長的汪道涵集中論述了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中的8個具體問題,提出“直接"三通"應當擺上議事日程”。在這次會談當中,海協會與海基會簽署《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兩岸郵政部門正式互辦掛號函件業務。
1997年4月,福州、廈門和高雄間的海上試點直航開始運行。隨后在1998年3月,兩岸定期集裝箱班輪航線開通,運輸兩岸貨物的船舶經第三地換單不換船航行兩岸港口。2001年初,金門、馬祖與福建沿海地區的海上客、貨運航線開通。
2003年春節期間,為便利臺商返鄉過年,大陸方面批準臺灣6家航空公司共16架次包機,從臺北、高雄經停港澳至上海往返接送臺商。這是50多年來臺灣航空公司的飛機首次循正常途徑停降大陸機場。
2008年7月4日,兩岸周末包機正式啟動,大陸開放北京、上海浦東、廣州、廈門、南京5個航點。臺灣開通桃園、高雄小港、臺中清泉崗、臺北松山、澎湖馬公、花蓮、金門、臺東等8個航點,每周末共36個往返班次。
歷經15年,兩岸的歷史性“三通”終于在2008年12月15日實現海、空運直航和直接通郵同步,自此,兩岸形成“一日生活圈”,旅途的便利方便了兩岸人員往來,而信息渠道的暢通也促進了兩岸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截至目前,大陸已經開通57個直航點和4個包機航點,兩岸定期客運航班每周890班。兩岸“三通”不僅增加了兩岸政治上的互信度,同時進一步加強了經貿和民間的交流。
此外,“三通”還給民眾之間建立理解和信任帶來機遇。從2008年7月18日開始,大陸居民可組團赴臺旅游。2011年6月28日,大陸正式開放臺灣自由行。截至目前,共有47個城市開放臺灣自由行,20個城市開放澎湖金馬小三通自由行。截至2014年,已有14164529人次大陸游客赴臺旅游,增長速度和總數均大幅領先其他國家和地區。
ECFA簽署
臺灣對大陸連續4年貿易順差
2010年1月26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第一次兩會專家工作商談在北京舉行。在這一年的6月29日,兩岸兩會領導人簽訂合作協議,并于8月17日在臺灣立法機構獲得通過。這一協議實質上是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初步框架安排,同時又包含若干早期收獲協議。
ECFA簽署五年來,在貨物貿易早期收獲、服務貿易早期收獲、中小企業合作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臺灣對大陸連續4年貿易順差,大陸成為臺灣最大貿易伙伴、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截至2015年5月,臺灣出口大陸貿易已累計獲減免關稅25.43億美元。
作為ECFA的后續重要協議之一,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于2013年在上海正式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開放承諾共144條,涉及100多個服務行業,涵蓋商業、通訊、建筑、分銷、環境、健康和社會、旅游、娛樂文化和體育、運輸、金融等。其中大陸對臺開放承諾80條,臺灣方面開放承諾64條。大陸對臺開放承諾中,有78條超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水平。
文教交流
9.6萬大陸學生赴臺就讀
在昨日的“習馬會”上,馬英九提出,在文教交流方面,臺灣能夠接納更多的大陸“專升本”學生赴臺就讀,并表示,此項政策已推行數年,希望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在臺就讀的留學生已超過十萬人。
其實,早在2010年8月19日,臺灣立法院三讀通過《陸生三法》。2011年,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公布《2011年招收大陸學生規定及簡章》,開放陸生赴臺就讀大學、碩士及博士班。在此之前,大陸學生只能以交換生身份赴臺灣高校短期學習。2008年至2014年間,已有96832名大陸學生以不同形式赴臺就學。兩岸實現高等教育雙向交流也成為兩岸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
一帶一路
歡迎臺胞積極參與
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近年來,“共享發展成果”成為兩岸經貿合作新的話題。此前,大陸方面一直表態,歡迎臺灣同胞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今年5月,馬英九也曾公開表示,臺灣要跟大陸發展和平關系,大陸推動的“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等,必須不計毀譽地爭取,才能為臺灣找到一條出路。
而在此次“習馬會”上,兩岸雙方也就臺灣加入亞投行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對于這一訴求,習近平重申,歡迎臺灣以適當形式加入亞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