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上海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進口干鮮瓜果及堅果103.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3.6%,占全國進口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貨值11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3%。
在上海外高橋港區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滿載各類進口水果的集裝箱卡車通過H986(大型集裝箱檢查設備)掃描后,逐一停靠在監管場地前,51個查驗門洞齊刷刷打開。兩個小時后,共計21.5噸的東南亞黑鉆菠蘿完成核查貨證、包裝檢查、抽樣檢驗、檢查有害生物等工作后,運往長三角區域水果市場。
“這款東南亞黑鉆菠蘿,國內市場每月需求高達數十萬頭,目前僅我們公司每月都有超過80個集裝箱的黑鉆菠蘿從外高橋港區口岸進口。”佳農食品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蔣建立說。
上海海關下屬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查驗十科副科長羅臻表示,進口水果商對口岸通關時間的要求都是希望可以“再快一點”。今年以來,外高橋港區新增設立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獲批投入使用,可同時容納51個集裝箱停靠查驗。與擴大場地同步,外高橋港區還完善水果冷處理設施,新增檢疫處理區域,原本限制查驗效率的短板被補齊,數據監控、無紙化查驗等智慧監管手段也實現了升級換代。
“新鮮度與進口水果效益息息相關,生鮮水果通關稍有阻滯就容易腐壞變質。目前,外高橋港區在落實嚴格檢疫要求的同時,正在有效提升進口生鮮水果監管服務質效,最大限度壓縮水果在港停留時間。”羅臻說。
據介紹,上海外高橋港區新增設立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通過驗收投入運營后,上海海關密切與港口、場所經營單位聯系配合,積極推進“兩步申報”“附條件提離”等通關業務模式改革,開辟“綠色通道”,通過智慧設備檢測、生物安全監測、動態監測等方式,在保障國門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前提下,做到入境水果貨物“即到即報、即查即放”,提高通關效率。
“與過去相比,目前單批水果查驗時長縮短約1小時,放行時間壓縮約25%。指定監管場地擴容升級以來,外高橋港區口岸累計進口水果45.8萬噸。”羅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