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財經北京7月5日電 中國銀行業協會4日發布《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3)》(下稱《報告》),從發展環境、監管要求、業務發展、發展特色、社會責任、發展趨勢等六個維度,全面反映了2022年度消費金融公司的總體經營狀況,系統總結了消費金融公司專業化和差異化的發展特色。
《報告》顯示,消費金融公司暢通消費信貸服務實體經濟的渠道,形成了金融促進消費潛力釋放和消費需求增長的長效機制。截至2022年末,消費金融公司服務客戶人數突破3億人次,達到3.38億人次,同比增長18.4%;資產規模及貸款余額雙雙突破8000億元,分別達到8844億元和8349億元,同比增長均為17.5%,高于經濟和消費增速,為恢復和擴大消費需求作出了積極貢獻。
《報告》稱,消費金融公司作為唯一專營消費金融業務的機構,順應居民消費提質轉型升級趨勢,圍繞休閑娛樂、健康醫療、教育培訓等消費升級需求,積極拓展與線上線下商戶的合作,做深、做細、做精場景消費金融,在多元化的消費場景中創新消費金融產品,增強金融產品體系與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適配性,有力推進居民消費結構和產業經濟結構的升級。
消費金融公司還打造差異化經營特色,大力服務新市民客群。《報告》顯示,消費金融公司堅持下沉市場和長尾客戶的差異化客群定位,以進城務工人員、藍領工人等新市民群體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了適當、有效、可負擔的金融服務,實現了對商業銀行零售金融服務的有益補充。
在監管機構的有力引導下,消費金融公司努力壓降消費信貸的利費水平。《報告》指出,2022年底,消費金融公司的加權平均綜合定價和客戶實際承擔利率全部壓降到監管規定的范圍內。2022年,消費金融公司為受疫情影響的34萬余名客戶減免了51.9億元的利息,為17.9萬名客戶減免了1.7億元的費用,為9萬多客戶協商延期還款58.9億元,為12.5萬名因為疫情影響而逾期的客戶提供征信維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