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送走忙碌的春運,又迎來艱巨的設備集中整治任務。2月15日,隴海、焦柳線2023年第一階段集中修施工正式拉開大幕。
春運期間,運輸繁忙,車流密度大,致使行車設備出現不同程度的損耗。為盡快恢復設備“體能”,根據國鐵集團工作部署,集團公司第一階段集中修施工從2月15日開始至6月12日結束,利用118天時間,分別在隴海線、焦柳線、瓦日線、京廣線、京九線及侯月通道(太焦線)開展集中修。其中,隴海線、焦柳線集中修施工自2月15日開始至3月22日安排35個天窗,計劃將完成大機清篩、大修換軌、更換道岔、道岔清篩等施工任務,以及進行供電、電務、基建等設備升級改造任務。
(相關資料圖)
為保證集中修施工有序推進,集團公司持續強化專業管理效能,堅持“一部三組”集中修施工管理架構,成立集中修施工指揮部,下設現場協調組、安全監督組、質量監督檢查組,督促各施工單位嚴格落實353號、190號等文件要求,嚴控施工安全關鍵,加強作業過程控制,全力確保集中修各項施工安全可控。
此次隴海、焦柳集中修施工時間緊、任務重,為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集團公司打破站段管理界限,實現跨區域作業“一盤棋”聯動,統一調配全局施工機具、施工隊伍、物資供應等資源,調集鄭州工務機械段施工機械車輛164臺,以及施工作業人員近3000人,在30余個場點同時投入施工,并從外局調配來5支大修隊伍和5組大型養路機械參與施工;同時,深化推進普速線路大維修一體化,從生產計劃、生產組織、質量保障等方面統籌考慮,加強大修、中修和維修生產組織銜接,扎實推進設備升級改造。
集團公司調度所牢固樹立“行車不施工、施工不行車”的“全天窗修”理念,從施工方案的審核、日計劃的編制、開通條件的確認等施工各環節工作嚴格卡控,并從2月14日起,定時組織召開日生產會和周例會,做好計劃安排、作業準備、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在保證施工進度的同時,運輸調度部門制定了周密的運輸組織方案,科學鋪畫列車運行圖,合理調整車流,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對運輸的影響,做到施工、運輸兩不誤。
為做好一階段集中修,各相關車務、工務、電務、供電等單位分別成立相應的集中修領導小組,調集精兵強將,精心組織施工,嚴把施工準備、安全防護和列車放行等關鍵環節,落實干部包保督導制度,確保集中修期間人身、施工及運營的絕對安全。
鄭州工務機械段
新鄉供電段
洛陽電務段
作者: 牛思宇 (融媒體中心) 吳春生(集團公司調度所) 宛文鵬(鄭州橋工段)祁映辰 曹隆鑫(鄭州工務機械段)劉篤仁 李孟龍 樊珈辰 趙梓棟 曹志強(新鄉供電段) 張來法(洛陽供電段 ) 武闖麗(洛陽電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