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華財經上海11月25日電(記者潘清 龔雯)數據生態中,以數據為業務活動主要對象的數商正成為不可或缺的組成。2000年至2021年底,我國數商企業注冊數量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1.7%,截至2022年11月數商行業企業達192萬家。
11月25日舉行的“2022全球數商大會”為“6+6”成果進行全球首發。上述信息來自成果之一《全國數商產業發展報告(2022)》。
報告認為,數據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包括數據價值創造、服務增值、交易和資產化等數據生態的構建和發展,更離不開生態中以數據作為業務活動主要對象的多種經濟和社會主體,即數商。他們在數據產生、創新使用、數據流通與交易、數據技術創新、數據治理與管理等等方面均有不可或缺的角色,通過他們的參與、發現和實現數據要素的價值,才可以高效驅動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
報告顯示,我國數商產業集中于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地區,數商企業數量分別為50萬、24.3萬、21.4萬、13.4萬家,四大區域合計占比達到56.8%。綜合產業規模、產業融資輪數、產業商業化能力和產業創新能力,長三角地區數商產業在全國發展最好。
截至2022年11月,共有近1.2萬家數商企業進行過融資活動,融資數量排名前四的數商類型為數據資源集成商、數據咨詢服務商、數據安全服務商和數據分析服務商,占據融資企業總數的80%以上。
企業投招標信息能夠體現其產品的商業化程度。從數商產業的中標數量和中標金額觀察,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的數商產業商業化能力更加領先。
報告認為,數商是數據要素一次價值、流通價值和二次價值的發現者、價值實現的賦能者,是跨組織數據要素的聯結者和服務提供者。數商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數據要素市場建設中的主導作用,以及數字經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前者偏重于數商在建設新興市場體系中的創新性主導功能,后者偏重于數商運用新興生產力在經濟層面帶來的提質增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