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8月4日電(記者陳云富)大型起重船、海上風電安裝船、浮式生產儲卸油船(FPSO)......國內船企逐漸在眾多高端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領域展現出競爭力。記者從英國石油公司(BP)中國區了解到,BP在中國新造的首艘FPSO即將試航,未來將作為BP西非海上油氣開采項目關鍵設施投入運營,成為國內船企為全球知名能源企業建造的全球最大海上天然氣處理平臺。
FPSO是專門用來開采海上油氣資源的高端大型海洋工程裝備,可以對海上開采出的油氣混合物進行加工處理,分離出合格的原油和天然氣并儲存,然后通過駁船或管線運輸到陸地終端,被稱為“海上油氣工廠”,其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龐大的船體,一部分則是位于甲板上的超大型油氣處理設施。
作為海洋油氣開發的關鍵設施,近年來隨著海洋油氣勘探開采投資的增加而成熱門船型之一,但FPSO的建造工藝復雜、造價昂貴。
【資料圖】
“建造任務挑戰巨大,相當于把陸地上的一座石化工廠濃縮在一條船上,且投入運營后在20多年的使用周期內不用回塢檢修。”啟東中遠海運海洋工程公司副總經理仇明表示。
目前,BP這艘FPSO正在啟東中遠海運海洋工程公司進行調試,即將試航交付,屆時將遠赴位于西非毛里塔尼亞和塞內加爾近海的大托爾特·艾哈邁因跨境項目(GTA)作業。據介紹,該船長270米,總寬54米,設計使用年限30年,最大排水量約32萬噸,接近世界最大航空母艦排水量的3倍。
“這艘FPSO是BP首個由中國船企建造的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有8個油氣處理生產模塊,船上使用的電纜總長達150萬米,差不多可以橫跨半個中國,船上的生活區最多可滿足140人使用。”BP大托爾特·艾哈邁因項目一期總經理艾倫·薩奇(Alan Sedge)表示。
作為中遠海運重工承建的工藝最復雜項目之一,該FPSO2019年開工,迄今建造已超30個月。“項目難度較大,涉及總共398個技術文件,按每個文件平均100頁算,可以擺滿一個房間,要求遠高于船級社建造規范。”仇明說。
仇明介紹,該FPSO投入使用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天然氣處理平臺,每天生產天然氣約1420萬立方米,相當于上海2天到3天的消費量,或滿足北京、上海、廣州三地使用約一天。
FPSO的發展歷程并不長,但近年來隨著油氣勘探開采投資更多轉向海上而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業內人士介紹,在這一領域,傳統造船大國韓國、新加坡是重量級“玩家”,尤其是在甲板上的油氣處理設施模塊,積累了深厚技術經驗和實力,但隨著國內企業快速發展,逐漸躋身行業前列。
“就數量上來看,目前國內船企建造的量已基本超過韓國和新加坡。”中遠海運海工副總經理俞健表示。
一些研究機構分析認為,國內海工企業的成本和融資優勢突出。“由于勞動力和材料價格較低,加上產能較大,中國船廠的造船價格比日本船廠低約30%。”瑞斯塔德能源公司的報告曾測算。
全球數據公司此前發布的報告預計,2022年到2027年,全球預計將有50余艘FPSO投入運營。憑借市場優勢地位,不少機構預計,伴隨FPSO市場的回暖,國內船企有望獲得更多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