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新華財經北京7月29日電(記者韓婕)“產業數字化對人才尤其是一線產業工人的數字素養和數字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人才既具有現代工業技術技能,又掌握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還要具備較高的數字經濟通識素養?!敝袊I互聯網研究院培訓中心相關負責人對新華財經表示。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彰顯出強大的韌性與活力,成為促進經濟復蘇、引領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快速推進,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人才缺口會持續放大,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人才缺口較大
該負責人提出,隨著工業互聯網加速發展,我國制造業用人結構正在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升級,高技能人才、“數字工匠”面臨數量短缺和結構性失衡等問題。
據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工業互聯網產業人才需求預測報告(2021年)》測算,預計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人才需求總數量約為235.5萬,流入工業互聯網相關產業的應屆畢業生人數不足40萬,產業人才缺口數量將達到168.5萬人。從供給側看,當前學校培養專業化人才與崗位需求匹配度不高?!豆I互聯網人才白皮書》顯示,2020年我國??啤⒈究啤⒀芯可逃校I互聯網相關專業類別與工業互聯網相關職業的匹配率依次僅為33.3%、39.4%、34.1%。
該負責人表示,隨著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發展,制造業對人才特別是一線產業工人的數字素養和數字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由產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工業互聯網領域人才需求持續提升,需要科研院所、龍頭企業、高等院校、行業協會等加強合作,全面謀劃、系統施策,深化產教融合、產才融合,提升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質量。
多舉措探索我國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機制
面臨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人才缺口較大等問題,該負責人表示,要加快探索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機制,建立現代化、專業化、體系化的教育培訓體系,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破解產業數字人才培養難題必須從區域和行業入手,找準集聚行業的人才需求痛點,分行業、分層次精準發力。”
據了解,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此前分別與廈門市湖里區人民政府、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同簽署《共建“數字工匠”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基地合作框架協議》,合力培養適應產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的萬名“數字工匠”人才;與晉江市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工業互聯網產業數字人才實訓基地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在晉江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數字人才實訓基地。實訓基地將以地方需求為基礎、以工業互聯網為方向,結合地方重點產業發展要求,建立“政校企研”聯合人才培養機制。該負責人提到,“基地將充分發揮各方優勢,推動產教、產才深度融合,培養既有行業技術背景又有數字化素養的復合型、創新型高技能人才。”談及基地下一步如何發展,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啟動數字化轉型人才診斷,針對人才需求的痛點,加快推進基地軟硬件建設、課程和師資建設和其他資源開發。
據悉,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已聯合業內高等院校及相關企事業單位,于2020年成立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創新中心,簽署“1+N”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創新中心現有成員單位7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