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8月11日訊(記者 劉小菲)產能持續釋放的大全能源,2023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營收、凈利雙雙下滑的半年報。
大全能源近期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23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25億元,同比下滑42.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26億元,同比下降53.5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4.08億元,同比下滑了20.73%。
(資料圖)
這是大全能源自2021年上市以來,首次中報業績出現下滑。對此,大全能源給出的解釋是:主要受硅料市場新增產能陸續釋放影響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所致。數據顯示,大全能源上半年的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57.67%和47.47%,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12.8個百分點和10.82個百分點。
多晶硅產能或將超30萬噸
2022年,在國家“雙碳”戰略支持下,光伏產業各環節擴產提速,多晶硅環節進度相對滯后。上下游的產能錯配、供求關系變化,使2022年多晶硅價格基本處在高位運行,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加入多晶硅項目建設。根據公開信息統計,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保利協鑫、新特能源、東方希望、亞洲硅業、青海麗豪、新疆晶諾等新老廠商在2022、2023年相繼投放大量硅料產能。
目前,大全能源有新疆、內蒙古兩個多晶硅生產基地,總產能達20.5萬噸。其中新疆基地產能10.5萬噸,內蒙基地規劃多晶硅產能20萬噸,一期10萬噸已于2023年6月達產,二期10萬噸預計于2023年底建成投產。屆時,大全能源的多晶硅產能或將超過30萬噸。
2023年上半年,產業內周期性庫存消耗疊加新增產能陸續釋放影響,國內多晶硅供給量大幅增加,導致多晶硅價格的快速回落。根據PVInfolink報價測算,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中旬,多晶硅致密料成交均價最高跌幅近70%。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2023年上半年國內多晶硅產量約65.17萬噸,大全能源對應期間的多晶硅產量為7.92萬噸,同比增長18.66%;銷量為7.64萬噸,同比增長0.59%,單位銷售價格同比下滑了43.44%。
分季度來看,大全能源的2023年一季度和二季度銷量分別是25,283.5噸和51,549.75噸,單位銷售價格分別為190.42元/公斤和86.35元/公斤。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大全能源提問,為何要在硅價大跌的二季度大出貨?該公司給出的回復是:“今年硅料價格下降的速度和時間確實比我們預期的要快、要早?!?/p>
機構預測硅料價格將較長時間處于低位
中原證券近期研報指出,硅料生產周期屬性突出,預計2023年下半年仍處于價格低谷階段。華創證券也表示,硅料價格快速回落,且新產能不斷釋放,硅料價格或將低位運行,因此大幅調整大全能源的盈利預測。預計大全能源2023-2025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0.29億元、44.55億元和48.24億元,而前值分別是142.3億元、157.8億元和168.4億元。
華泰證券研報稱,考慮到硅料價格較去年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且伴隨硅料產能不斷釋放,硅料價格將較長時間處于低位,下調大全能源2023-2025年EPS至2.60元、1.68元和1.90元,前值分別為6.77元、7.17元和7.65元;每股目標價為44.20元,前值是57.55元。維持“買入”評級。
此外,在華泰證券、華創證券近期的研報中,均提示了大全能源存在光伏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產能釋放不及預期、產品價格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波動等一系列風險。
不過,大全能源在半年報中稱:6月下半月,多晶硅的價格探底激發了下游客戶的購買力度,至7月中旬市場價格較6月回升約15%-20%。
此外,隨著行業向下一代N型技術的過渡,N型多晶硅的銷售溢價擴大,需求量亦顯著上升。大全能源預計,這一趨勢亦將為公司貢獻新的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