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網財經6月25日訊(記者 劉小菲)凱賽生物今日晚間拋出一份定增預案,計劃募資金額不超過66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貸款。
資料顯示,凱賽生物于2020年8月12日在科創板上市,通過IPO募集資金約55.61億元。如果此次定增成功,這意味著其不到三年融資金額超過百億。
據了解,凱賽生物此次股票發行對象是上海曜勤(擬設立),目前尚在籌建中。上海曜勤擬從事股權投資,根據相關協議安排,預計最終出資結構是招商局集團持股約49%、CIB持股約51%。發行完成后,凱賽生物的控股股東由CIB變為上海曜勤,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劉修才家庭。
凱賽生物此次定增的發行價格為43.34元/股,是其停牌前(6月15日)收盤價(55.53元/股)的79.85%。值得一提的是,凱賽生物的IPO發行價是133.45元/股。
資料顯示,凱賽生物主營業務是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截至2022年末,凱賽生物擁有已獲授權發明專利259項,實用新型專利59項。2022年和2023年1-3月,凱賽生物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4.41億元和5.0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3.28%和-23.56%;實現凈利潤5.53億元和5744.14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6.97%和67.09%。
截至2023年3月底,凱賽生物的負債總額為30.8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16.95%,賬上的貨幣資金為60.89億元,這說明凱賽生物的貨幣資金完全可以覆蓋總負債。近三年,凱賽生物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總額為7.2億元。
此次定增募資主要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貸款,凱賽生物在定增預案中這樣描述項目實施的必要性:滿足公司生產規模擴大所需流動資金;保障公司研發投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優化公司財務結構,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
在定增預案中,凱賽生物提示了多項風險,其中行業市場風險3項,經營風險7項,財務風險4項,技術風險3項,向特定對象發行的相關風險3項。
其中,經營風險中包括新項目建設及達產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凱賽生物表示,公司生物基聚酰胺及其單體生物基戊二胺的大規模產線已投產,開始貢獻銷售收入,上述產品產能利用率提升的過程仍可能存在一定的設備調試、技術工藝調整優化等問題需要解決,存在達產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年產50萬噸生物基戊二胺及年產90萬噸生物基聚酰胺項目、年產3萬噸長鏈二元酸2萬噸長鏈聚酰胺項目等項目正在建設中。若上述項目建設受人員組織、供應商設備加工運抵、土建安裝速度以及宏觀環境、貿易和行業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建設進度不達預期,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