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作者:羅葛妹
償付能力風險綜合評級越高,需要繳納的保險保障基金費率越低,這將倒逼風險評級較低的公司更加關注經營風險,提升自身風險抵抗能力。
(資料圖)
2月6日,記者從業內獲悉,銀保監會已于近日向保險公司和保險保障基金公司下發《關于繳納保險保障基金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
眾托幫聯合創始人龍格向記者表示,《通知》是對去年年底新修訂并已施行的《保險保障基金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的執行和落地,對保險保障基金的繳納費率進行了進一步調整和細化。
龍格分析稱,總體而言,償付能力風險綜合評級越高,需要繳納的保險保障基金費率越低,這將倒逼風險評級較低的公司更加關注經營風險,提升自身風險抵抗能力。但從短期來看,對保險公司的具體保險產品費率影響較小。
龍格認為,對于小公司而言,總體來看壓力較大。一方面這些年公司經營難度比較大,盈利水平比較差;另一方面,這次除了附加費率之外,本身的費率就已經提升了,尤其是壽險,可能這一塊增加的量比較大。
風險評級為主要依據
保險保障基金以保障保單持有人利益、維護保險業穩健經營為使用原則,依法集中管理,統籌使用。根據《辦法》,保險公司應繳納的基金額等于業務收入和基金費率的乘積,且基金費率由基準費率和風險差別費率構成,等于基準費率與風險差別費率之和。繳納保險保障基金的保險業務納入保險保障基金救助范圍。
《通知》規定,基準費率方面,財產保險、短期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按照業務收入的0.8%繳納,人壽保險、長期健康保險、年金保險按照業務收入的0.3%繳納,投資連結保險按照業務收入的0.05%繳納。
“保險公司在投資連結保險中實際承擔的風險較低,也因此需要繳納的基準費率也更低。”在龍格看來,保險保障基金公司的意義和價值就是為保險公司的風險兜底。保險公司繳納保險保障基金和投保人向保險公司繳納保費是一個道理,風險大小是繳納保費(保障基金)的重要依據。
《通知》同時指出,風險差別費率以償付能力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基礎,評級為A(含AAA、AA、A)、B(含BBB、BB、B)、C、D的保險公司適用的費率分別為-0.02%、0%、0.02%、0.04%。“這意味著,如果風險評級為B,則不需要繳納風險差別費率。”龍格說,這個細則也將利好風險評級好的公司,同時要求風險評級較低的公司增強風險抵抗能力。
《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發現,最新披露償付能力報告的近150家險企中,有11家償付能力不達標。其中,渤海人壽、百年人壽、合眾人壽、三峽人壽、華匯人壽等5家人身險公司以及渤海財險、華安財險、前海財險、珠峰財險等4家財產險公司最新一期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安心保險、都邦保險風險綜合評級被評為D類。
按季度繳納或次年匯算清繳
《通知》稱,保險公司可采取按季度繳納、次年匯算清繳的方式繳納基金。
季度繳納方面,保險公司依據季度實際業務收入、按基準費率計算繳納應繳納基金額。保險公司應于季度結束后25日內(含當日),向保險保障基金公司報送該季度《保險保障基金季度申報表》,并完成資金繳納。
年度匯算清繳方面,保險公司依據年度實際業務收入,按基準費率和風險差別費率計算應繳納基金額,根據各季度繳納額確定該年度應補繳基金額或可抵繳基金額。風險差別費率依據為上一年度各季度償付能力風險綜合評級結果。《通知》提出,保險公司應在每年4月15日前(含當日)向保險保障基金公司報送《保險保障基金匯算清繳申報表》,并完成資金清繳。
此外,財產險基金余額達到行業總資產6%,以及人身險基金余額達到行業總資產1%的,可以暫停繳納基金,這也是《辦法》對保險保障基金暫停繳納上限的最新調整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