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會見哈梅內伊
“一帶一路”框架內推進產能能源合作
當地時間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德黑蘭會見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習近平指出,中方始終是伊朗可以信賴的合作伙伴,愿同伊方深化各領域合作。中伊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伙伴。
習 近平指出,中伊友好情誼既源于中伊兩大民族友好交往的悠久歷史,源于兩國人民困難時刻的相互扶持,也源于兩國互利雙贏的務實合作,彌足珍貴。當前,中伊關 系發展面臨新的契機。中方愿同伊方對接發展規劃,在“一帶一路”框架內不斷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能、能源等領域合作,讓中伊合作惠及兩國人民,中伊 友好更加深入人心。
習近平指出,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經歷深刻復雜變化。中國和伊朗都是發展中國家,兩國人民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選 擇了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方愿同伊方在國際地區事務中相互支持,共同維護世界和地區和 平、穩定、發展。
哈梅內伊表示,伊朗高度贊賞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感謝中方長期以來給予的支持,愿同中方將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落到實 處,推動兩國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恰逢其時。伊朗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愿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中國 是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國家,伊方愿同中方加強溝通協調,共同維護地區安全、和平、穩定。
王滬寧、栗戰書、楊潔篪等參加會見。
昨天,在結束對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國事訪問后,國家主席習近平回到北京。
□解讀
2016 年1月19日至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沙特、埃及、伊朗進行國事訪問,并訪問阿盟總部。昨天,習近平結束訪問行程回京。外交部長王毅向記者介紹此訪情 況。王毅介紹,習近平主席5天4夜的訪問行程中,到訪4個城市,開展40多場活動,同3國領導人和3個區域組織負責人深入會談交流,廣泛接觸各界人士。此 訪共簽署52項合作文件,內容豐富,成果豐碩,意義重大。王毅指出,此次習近平主席的中東之行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堅持尊重各國主權獨立、不干涉別國內政的 外交原則得到地區國家一致贊譽。
三國領導人多次盛情邀請
王毅說,新年伊始,習近平主席遠赴沙特、埃及和伊朗,展開今年首場重大外交行動。三國都是中東地區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又都同中國有著傳統友好,保持廣泛合作。三國領導人多次盛情邀請習近平主席往訪。
此 次習近平主席應約而至,并把三國作為今年的首訪,充分體現了中國對發展同三國以及整個中東地區關系的高度重視。同時,當此世界經濟復蘇步履維艱、地區熱點 問題集中頻發之際,習近平主席為和平而來,為發展而至,為和解而呼,更令此訪受到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期待。
此訪一個突出特點是,中國同往訪國的政治關系均邁上新臺階,地區國家普遍對同中國增進互信抱有強烈意愿。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秘書長扎耶尼表示,海合會各成員國都贊成同中國建設更加緊密的聯系,主張將海中關系提升為特殊的戰略伙伴關系。
共簽52項各領域合作文件
王 毅指出,沙特、埃及、伊朗三國處于“一帶一路”西端交會地帶,習近平主席此訪一個“重頭戲”,便是與地區領導人共話“一帶一路”大業。三國分別表示,全力 支持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并愿成為“一帶一路”通往非洲和歐洲的支點。三國分別同中方簽署了關于共建“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
訪 問期間,習近平5天之內到訪4個城市,開展40多場活動,同3國領導人和3個區域組織負責人深入會談交流。此訪共簽署52項合作文件,其中,中沙簽署14 項合作文件,中埃簽署21項合作文件,中伊簽署17項合作文件,涵蓋經貿、能源、金融、通信、航空航天、氣候變化等諸多領域。
在沙特,習近平為延布大型石化煉廠投產按下啟動鍵。在埃及,為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二期揭牌。在伊朗,見證簽署關于建設高鐵的合作文件,這些都是領域性、帶動性的項目,顯示繼能源合作之后,產能合作正在成為中國與地區務實合作的又一重要引擎。
中國中東政策受一致贊譽
王毅指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長期以來在反殖民、反霸權的斗爭中同聲相應,在謀和平、促發展的道路上同氣相求。
習 近平主席在阿盟總部發表重要演講,針對“向何處去”這一中東之問,圍繞和平與發展兩大突出問題,提出了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中國方案。習近平主席強調,各 方要在追求對話和發展的道路上尋找希望;要把對話當做“黃金法則”用起來;中東動蕩根源出在發展,出路最終也要靠發展。
王毅說,此 次中東之行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堅持尊重各國主權獨立、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外交原則得到地區國家一致贊譽;中國主張政治解決熱點問題、發揮聯合國作用的基本立 場受到地區國家廣泛認同;中國推行互利共贏的對外合作日益深入地區國家人心,中國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也成為地區國家的有益借鑒。
均據新華社
習近平:政法機關增強憂患意識防控風險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電 題:定基調·指方向·明任務——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看政法工作如何開創新局面
新華社記者鄒偉、陳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國政法機關要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防控風險、服務發展,破解難題、補齊短板,提高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能力水平,履行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22日至23日在京召開,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研究部署2016年政法工作。與會人員一致認為,新形勢下,政法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習近平對政法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深刻闡述了國際形勢新變化和經濟發展新常態對政法工作的新要求,進一步指明了加強和改進政 法工作的正確方向。
增強兩個意識 履行好三大職責使命
過去一年里,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類風險隱患增多。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對于各級政法機關 和廣大政法干警來說,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履行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三大職責使命,既是理念原則又是部署要 求。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是對全國政法干警的巨大鼓舞。”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 記、政法委書記李佳表示,必須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一手抓當前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工作,一手抓推動政法事業長遠發展。
上海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白少康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體現了黨中央對政法工作的高度肯定和充分信任,使政法工作方向更明確、思路更清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為做好政法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武器。
與會人員表示,要清醒認識政法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創新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我們對規律的把握、認識更加深刻。”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徐安有三點體會:政法機關維護穩定的責任重大;改革是破解政法工作難題的根本出路;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管好隊伍、管住隊伍,才能不斷推動政法工作發展進步。
河南省安陽市公安局殷商分局副局長張海斌在所在地市的分會場聽會。“三大職責使命是政法機關的根本任務。結合我們基層工作,就是要把維護百姓權益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百姓的事情及時辦理、服務到位,百姓報警報案,公平處理全力偵破,最終得到百姓認可。”他說。
把防控風險服務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國政法機關要把防控風險、服務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對風險進行了著重闡述:“重點做好反對暴力恐怖和維護政治安全、金融安全、網絡安全、公共安全等五大領域風險預警、預控工作,切實提高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工作預見性、前瞻性。”
湖北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昌爾認為,防控風險必須抓好第一環節,打好基層基礎,抓好網格化管理,筑牢人民防線,把風險發現在苗頭、防范在源頭,推動防控風險從“應急救火”向“防火”轉變。
“社會風險是當代社會的第二‘現代性’,是城鎮化、工業化過程中的一個普遍現象。”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冬認為,“這就需要始終堅定不移地防范風險,在源頭治理上做文章,在改革創新上找出路,在機制體制上下功夫。”
法治是保障發展的重要后盾。政法機關作為執法司法機關,要善于發揮法治對創新的引領、支撐作用,構建保護、服務創新工作機制,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創造活力。
“政法機關要為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最高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胡澤君說。“要注意平等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慎用強制措施,注意辦案方式方法,防止辦一個案子、垮一個企業。”
“人民法院通過發揮審判職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途徑很多。”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董開軍說,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合同糾紛、勞資糾紛等案件增多,要切實解決好處理這些案件面臨的困難;在知識產權保護、“僵尸企業”處置等方面,都要加強研究、有所作為。
黑龍江省司法廳廳長沃嶺生表示,要立足司法行政工作,把服務開放發展、服務創新發展、服務人民群眾等三大服務做實、做好,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努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下大力氣破解難題補齊短板
“要下大氣力破解難題、補齊短板,提高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能力水平,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深刻闡述,引起了許多與會人員的共鳴。
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談到了各級法院面臨的三個難題和一個短板:一是案件超常增長,如何確保審判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二是司法體制改革帶 來新舊觀念思想的碰撞和新舊體制的沖突;三是社會轉型背景下法官隊伍的穩定和發展問題。同時,司法審判人員存在能力不足的短板。“要自覺加強黨對司法工作 的領導,破解難題、補齊短板,實現司法能力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同步推進,確保司法體制改革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司法體制改革以來成效顯著,也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難題。山西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楊司說,基層檢察院內設機構過多問題比較突出,必須貫徹落實好有關改革方案立足基層實際,從基層改起,落實好向基層傾斜的政策,解決基層檢察院人才隊伍斷檔問題,增強廣大基層干警的獲得感。
社會治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希望也在基層。“柳城‘9·30’系列爆炸案反映出我們的基層基礎工作還比較薄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溫卡華感言,必須深刻吸取教訓,把矛盾排查、出租屋管理、易爆物品監管等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工作都做到位。
湖南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黃關春深有體會地說,現在公安工作還存在很多短板,需要努力做到四個“更加”:更加重視基層基礎建設,更加重視科技和信息化建設,更加注重提升警務實戰效能,更加注重提升隊伍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