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銀行板塊迎來今年最后一只中小銀行股的登場。
江蘇張家港農商行(簡稱“張家港行”)日前發布的初步詢價結果顯示,發行價擬定為4.37元/股,預計首發籌資總額為7.9億元,略高于此前上市的吳江農商行。
而張家港行進入上市程序,也意味著A股銀行股數量即將擴容至25家,整個銀行板塊生態也隨之改變。
延后三周發行成常態
與之前上市并交易的8家中小銀行相比,張家港行也呈現發行價略高或持平于每股凈資產、發行規模大幅減少、發行時市盈率過高而延后三周發行等特點。
具體來說,張家港行此前計劃發行5.42億股A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但最終發行規模降至18076萬股,約占發行后總股本10%,發行價則持平于今年6月末的每股凈資產。
此外,張家港行也因發行市盈率過高而推遲三周發行。數據顯示,以4.37元/股的發行價計算,對應的發行前市盈率為13.17倍,發行后市盈率14.64倍,遠高于中證指數有限公司12月20日發布的“貨幣金融服務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6.77倍),這一發行市盈率在今年上市的中小銀行中也是最高的。
因此,張家港行網上網下申購也推遲三周,并連續進行風險提示。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今年上市的9家中小銀行(含張家港行)中,除貴陽銀行外其余8家均市盈率過高而推遲發行,在行業估值沒有大幅提升的情況下,預計此后上市的中小銀行也大多需要面對這個問題。
A股銀行板塊大擴容
從今年8月起,包括江蘇銀行在內的四家城商行,以及江陰銀行在內的四家農商行陸續登陸A股市場,A股銀行板塊生態發生重大變化。
除了銀行股數量增加外,銀行股總市值也增加不少。江蘇銀行掛牌交易前日(8月1日),A股銀行板塊合計16只股票總市值7.3萬億,占A股總市值的14.71%。
而截至昨日收盤,A股銀行板塊合計24只股票總市值8.04萬億,不過由于近月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快速增長、近期銀行指數的連續下跌拉低銀行股市值,銀行板塊總市值在A股總市值中的占比略微降至14.62%。
而新成員的加入也對存量銀行股股價形成刺激,進而抬升銀行板塊整體市盈率、市凈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數據顯示,江蘇銀行掛牌交易前日,銀行板塊的平均靜態市盈率是6.13倍,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是6.11倍;當日平均市凈率是0.86倍,最近一個月平均市凈率是0.85倍。而截至昨日收盤,上述四個數據分別提升至6.55倍、6.76倍、0.87倍、0.9倍。
銀行股首發(IPO)開閘后,存量銀行股的個股市盈率也有所提升。綜合來看,目前24家上市銀行市盈率排序是:農商行>城商行>股份行>國有大行。由于每股收益相對較低,加上新股漲幅,而使得四家已上市農商行最新收盤日靜態市盈率普遍在25倍左右,吳江銀行甚至達到近29.1倍。
不過在市凈率方面,存量銀行和增量銀行股之間形成分化:原來的16家A股上市銀行普遍仍處于“破凈”狀態;而今年上市的中小城商行和農商行目前市凈率一般在1.5~2.5倍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