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都記者獨家獲悉,廣州農商銀行上市計劃有了新進展,目前已經啟動赴港IPO,并且有望在今年年底取得突破,成為廣州地方法人銀行中首家上市銀行。而廣發銀行、廣州銀行仍在等待IPO。
近期將在官網披露相關進度
廣州農商銀行內部人士昨天向南都記者表示,該行已經啟動赴港IPO,上市的進度還在往前趕,計劃是今年年底在香港上市,所以時間也比較緊。近期相關進展也會在官網上公開披露。
有接近廣州農商銀行的相關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廣州農商行現在已經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上市,此前已經完成了相關招標事項,預計今年年底會上市。
廣州農商行啟動上市的計劃由來已久,早在2010年,就有媒體報道,廣州農商行爭取兩年內上市,IPO準備工作正式啟動,最快在2011年一季度明晰具體上市方案。
時隔多年,IPO進展緩慢。但是從去年開始,廣州農商行上市的進程加快。據廣州農商行2015年年度報告顯示,該行董事會2015年組織測算資本金缺口情況,研究資本補充的可行方案,推進上市準備工作,進一步優化股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架構。
而今年5月,就有消息傳出,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計劃在香港IPO,融資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8億元)。廣州農商行相關人士當時也向南都記者證實,已經啟動赴港IPO,具體時間以及上市計劃還未定,募集的具體金額暫不方便透露。
廣州農商行并不是一開始就打算在港股上市,相對于A股和港股,廣州農商銀行管理層當時更傾向于在A股上市。當時廣州農商行的管理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囿于股東人數等監管要求,若在國內排隊上市時間太長,我們也考慮去H股先上市再回歸。總的來說,哪個快就先上哪個。”
在此之前,已經有徽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等地方銀行赴港上市。華南某大型券商分析師向南都記者表示,赴港上市的門檻比A股上市的門檻要低,A股上市審核更加嚴格,由于銀行上市募集資金量比較大,證監會也會控制發行的節奏,以免造成市場的波動。而赴港上市,雖然對披露的要求更加嚴格,但是只要達到了上市的條件,一般都會予以通過。
廣發銀行、廣州銀行仍在等待IPO
對于支持本土銀行上市,由廣州市金融局下發的《廣州金融2016發展形勢與展望》里也提到,積極落實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配合推進廣州銀行、廣州農商銀行改制上市工作,支持市屬銀行加快發展、做強做大。
但是,除了廣州農商行取得新的進展以外,廣州另外兩家地方法人銀行仍在苦苦等待IPO。廣發銀行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上市的計劃還在準備中,目前沒有更多最新的消息可以進行披露。
另一位接近廣發銀行的相關人士表示,早在2011年廣發銀行就已啟動IPO事宜,但是從多個方面來看,上市的條件還不是很成熟,再加上目前還面臨著股權的變更、退出等新的情況,廣發銀行的IPO遲遲未有進展。
而上述華南某大型券商分析師卻表示,廣發銀行至今未能上市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在于財務報表的情況不太理想,從2015年的財務報表來看,廣發銀行2015年的凈利潤出現了負增長,達不到證監會上市的要求。
另一家廣州本土銀行,廣州銀行的上市計劃也仍未果。據悉,早在2010年開始,廣州銀行就開始開啟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步伐,尋求在上海證交所的上市機會。隨后在2011年8月9日,廣州銀行在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刊登公告,轉讓19.99%的股份,掛牌價格為46.47億元。
其間,豐業銀行、法國大眾儲蓄銀行和中國臺灣富邦金控均對此有意,并開展對廣州銀行的盡職調查。但在三年之后,豐業銀行卻臨時打起退堂鼓,收回收購要約。廣州金控持有廣州銀 行63.99%的股權。
對于地方銀行積極準備上市的目的,上述分析師表示,主要是為了補充資本,因為沒有上市之前,大多的地方銀行的核心資本只能靠當地的控股股東來補充,但受到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銀行陷入了資本困局,要想擴張銀行的規模,上市是補充銀行資本的有效途徑。
截至2015年末,廣州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2.76%,廣州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0.68%,廣發銀行為11.43%。
相關新聞
8家地方銀行上市只待證監會批文下發
根據證監會官網顯示,截至7月7日,上海銀行、貴陽銀行、杭州銀行、江蘇常熟農商行、江蘇無錫農商行、江蘇江陰農商行、江蘇張家港農商行等8家銀行已經通過發審會,其中上海銀行、貴陽銀行、吳江銀行三家銀行公布了交易代碼。有部分業界聲音指這三家銀行上市步伐將近。
不過,接近交易所的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擬上市企業過會后就可以申請代碼,并不需要批文。而上海銀行內部人士也稱,股票代碼僅是上市過程中的一個小環節,必須等到證監會批復才能正式進入發行及上市階段。
上海銀行仍處等待批復階段
上海銀行(集團)總資產規模逾1.4萬億元,僅次于北京銀行,為第二大城商行。根據上交所公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5年12月30日,上海銀行IPO項目首發獲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無條件過會。
目前,在上交所已經能夠查到上海銀行的股票代碼601229,有部分業界聲音指其上市步伐將近。
一位中小型券商投行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IPO順利過會之后,將正式進入股票發行及上市階段。一般會通知券商封卷,可能要補充會后重大事項材料,在取得證監會同意發行的批文后,跟交易所協商擇機,在完成刊登招股說明書、進行網上路演與網上和網下申購等一系列流程之后,正式完成上市。
事實上,股票代碼與正式上市并無直接的關聯。
某接近交易所的人士對南都記者稱,擬上市企業過會后就可以向交易所申請代碼,并不需要證監會批文。
而上海銀行內部人士也稱,股票代碼僅是上市過程中的一個小環節,必須等到證監會批復才能正式進入發行及上市階段。
“目前就是在已經過會等待證監會批復的階段”,該內部人士表示,上市的關鍵就在于證監會的批文,“批文和申請代碼是兩件事情,在拿到證監會的批文之后,可以在一個月的窗口期之內擇機上市。”
該人士同時表示,上海銀行年內上市的可能性很難預料,“江蘇銀行去年6月就通過了發審會,足足等了一年才拿到批文,可見監管部門的謹慎態度。”
上海銀行或將發行不超過12億股
根據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上海銀行本次公開發行數量不超過12億股人民幣普通股,實際募集資金數額將由實際發行股數乘以發行價格確定。本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充實資本金,以提高資本充足水平,增強綜合競爭力。
據了解,2006年,上海銀行曾先于其他城商行拿到首張跨區經營牌照,開設了寧波分行。截至目前,上海銀行在寧波、南京、杭州等開設了12家異地分行,但目前主要業務仍集中在長三角。
事實上,早在2010年,上海銀行便在股東大會上提出了《關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方案的提案》,隨后關于H股上市發行的方案也在2011年提出。根據當時的計劃,該行擬A股和H股各最多發行不超過12億股,未來三年資本缺口超過300億元。但由于種種原因,上海銀行遲遲沒有完成上市計劃。
不過,前述接近交易所人士稱,一般情況下,從IPO企業拿到證監會批文開始,兩周左右的時間就可以進入路演及申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