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影星范冰冰名下的愛美神要借力唐德影視上市,一家去年才成立、注冊資本僅300萬的公司,搖身一變將溢價逾7億。不僅股民議論紛紛,在鋪天蓋地的輿論關注下,交易所也坐不住了。
深交所4月11日發出關注函,就唐德影視(300426)早前宣布收購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簡稱“愛美神”)51%的股份,并初步確定該收購事項達到重大資產重組標準一事問詢。深交所直指,如果收購愛美神達到重大資產重組標準,其估值在短期內增幅巨大,要求唐德影視在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時,重點對愛美神的估值情況進行分析說明,并進行重大風險提示。
據工商資料顯示,愛美神成立于2015年7月30日,核準日期為2016年1月29日,注冊資本只有300萬元。公司主要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電影的制作、發行與放映,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劇本創作以及培訓服務等業務。從上述情況來看,愛美神設立時短,資質平平。
但據工商資料顯示,公司股東合計有兩名,分別為張傳美、范冰冰,其法人代表也為范冰冰。此外,范冰冰還擔任該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職務,而張傳美則出任監事。結合公開資料顯示,明星范冰冰母親正是張傳美。因此,可以確認愛美神正是由范冰冰的家族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唐德影視未透露收購金額,但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初步確定該收購事項達到重大資產重組標準。以此觀之該項交易金額不小。范冰冰家族300萬元的投資,或將獲得巨額浮盈。
事實上,范冰冰與唐德影視早有淵源。在唐德影視上市之初,便因有多名明星股東而備受市場關注。其中,范冰冰持有約129萬股,趙薇持有117萬股,張豐毅持有57萬股,導演霍建起持有44.99萬股。據悉,范冰冰、趙薇是在2011年4月唐德影視增資擴股時進入的,每股成本價只有數元。
截至2015年9月3日,范冰冰的持股數據未發生變化,位列唐德影視第十大股東。考慮到上市公司于2015年10月21日實施了10轉10派1.2元的利潤分配,范冰冰持股數量應已增至258萬股。截至停牌前,唐德影視股價接近65元,范冰冰持股市值接近1.68億元。
唐德影視表示,公司擬聘請的獨立財務顧問國泰君安[0.00%]及相關審計機構、資產評估機構及律師事務所正積極推進標的資產的盡職調查工作。公司承諾,爭取于4月27日前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
唐德影視在公告中并未透露更多細節,不過公司表示,初步確定該收購事項達到重大資產重組標準。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三種情形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收購價或收購標的總資產(乘以收購比例)超過上市公司總資產的50%;標的營收占比超過50%;收購價或收購標的凈資產(乘以收購比例)占比超過上市公司凈資產50%且高于5000萬元。
高溢價收購范冰冰名下公司,不僅引來輿論高度關注,在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上也留下大量提問。有投資者提問唐德影視“為什么要收購范冰冰的無錫愛美神,收購有利益輸送之嫌”、“復盤后股價會不會一瀉千里,有何控制措施”等等,公司高管未予正面回答。
空殼公司估值8億?
澎湃新聞認為,愛美神就是范冰冰新近成立的空殼公司。
而根據唐德影視的公告推算,在此次收購中,愛美神的估值不會低于7億元,多數財經專業機構的估測則是將超過10億。此舉引得股民紛紛留言:“范爺這是到股市搶股民的錢來了”。
對于唐德影視,外界印象深刻的是在去年2月份公司上市儀式上,作為股東的范冰冰和趙薇前來捧場,一時間引發深交所上市大廳的眾人圍觀。當時的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一線明星動輒數千萬的片酬讓影視公司承擔著越來越高的成本壓力,而明星股東化,正是影視公司化解高成本壓力的方法之一。
年報顯示,唐德影視2015年年利潤僅1.12億,最近三年平均增長速度不到30%,連續三年現金流為負,市值卻高達104億,市盈率接近100倍。有分析指出,面對撲朔迷離的A股市場與娛樂圈的資本游戲,普通投資者應該時刻警惕股價泡沫風險,還是要把生活和演戲、投資與追星做個適當的切割。
達到“重大資產重組”要滿足以下三條標注之一:收購價或收購標的總資產(乘以收購比例)超過上市公司總資產的50%;標的營收占比超過50%;收購價或收購標的凈資產(乘以收購比例)占比超過上市公司凈資產50%且高于5000萬元。
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營收要達標顯然很難,畢竟唐德影視去年的凈利潤是1.12億元,那么只能看收購價與資產的關系。截至2015年底,唐德影視的總資產、凈資產分別是14.8億元、8.7億元,所以,愛美神51%股份起始定價為7.4億元或4.35億元,即使取較低值愛美神公司的估值最少為8.5億元。
依照此判斷,范爺此次交易至少入手4.35億元現金。
易引發流動性風險
華夏時報報道稱,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范冰冰持有129萬股,位列唐德影視的前十大股東,而范冰冰更重要的一個身份則是唐德影視的簽約藝人,這一合約的有效期截止到2015年3月份。
就在范冰冰和唐德影視合約終止后不久,范冰冰就以其自身和其母親的身份注冊了愛美神影視。根據工商登記資料顯示,該公司最終的核準日期是2016年1月29日。
僅僅兩個月之后,這家注冊資本只有300萬元的公司,就以比肩唐德影視的估值反手賣給了唐德影視,而唐德影視成立至今已經運營將近10年,資產規模14.8億元,市值規模則超過100億元。
“我自認為在中國影視界是一個比較懂金融的人,在這個行業里感同身受的是,現在影視制作的艱難,比如電影投資中導演和明星高昂的價格帶來的制作成本的風險。”阿里影業副總裁徐遠翔在3月30日談及影視產業資本化浪潮的風險時認為,目前很多影視公司并入上市公司所存在的業績對賭,編劇、導演或藝人不再收取片酬而是和公司資本綁定,這些都將產生極大風險。
對于這種風險,按照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給出的分析,明星股東化無非就是明星把個人收入轉變為公司收入,而這部分收入大部分可以直接轉化為利潤,這些利潤乘上目前市場上同行的12倍到15倍左右的市盈率再賣給上市公司,明星賣掉自己的全部或部分股份完成自我價值的放大和提前回收。
這種股權杠桿收購的風險在于,對于被收購明星持股公司,交易對價主要是股權和少量現金流,如果這些明星持股公司沒有得到足夠的現金回流,很容易出現流動性風險,而這種風險一旦發生,會反向通過一系列杠桿傳導至二級市場。
徐遠翔分析認為,很多公司為了賣一個好價錢,就每年按照一億、兩億的業績對賭,然而一旦出現自身財力問題或者投資項目巨大虧損,會給投資商帶來很大的金融壓力。
股民被指成泡沫埋單者
據澎湃新聞,唐德影視對于范冰冰的綁定已經進入“2.0時代”,此前公司借助的是股權綁定。
唐德影視在2015年2月份上市,當下股價約為每股65元,在諸多明星股東中,范冰冰領銜,以129萬股的持股數成為第十大股東,股份賬面市值7000萬元,她在2011年入股時,基本上用白菜價購得上述股份,花費也就85.6萬元。
借助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傳奇》,唐德影視才撈夠了上市的資本,公司的招股書也曾披露留住范冰冰有多重要:《武媚娘傳奇》在2014年貢獻的銷售收入為2.68億元,占當年公司總營收的71.51%,另外,公司還擁有范冰冰獨家電視劇代理、非獨家電影代理權,按照影視劇收入的10%,提取演藝經紀代理費。
這種綁定明星方式的轉變,最早可以參考華誼兄弟[1.11%資金研報]。上市前,該公司曾授予了導演馮小剛3%的股票,馮小剛后逐步套現,也曾一度出走華誼兄弟,去年11月,華誼兄弟宣布以10.5億元的股權轉讓價款收購馮小剛旗下公司70%的股權。借此,華誼兄弟也綁定了《手機2》、《非誠勿擾3》等項目。
在馮小剛之前,華誼兄弟宣布7.56億元收購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同樣是剛成立)70%的股權,浙江東陽浩瀚影視的股東主要是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等六明星,而這些藝人也實際是華誼兄弟簽約藝人。
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近期評價此類現象時稱,明星和導演成立公司或者入股影視公司,把個人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遠超過正常經紀公司分成比例)轉變為公司的收入,這收入幾乎可以直接轉化為利潤,利潤在資本市場上又立即被市盈率放大了很多倍賣給A股公司或投資人。
在此情況下,對影視公司來說,本來的成本不僅不再是成本,而且變成了收入,這一進一出,虧的轉為盈利,盈利的變成賺瘋;對這些大牌藝人或者導演來說,付出了一兩年的勞動拿回了六到十年的錢,雖然后面還會有一些綁定的義務,但那些都是未來,眼前的利益先裝進兜再說。
在此邏輯之下,也難怪有人稱,A股股民成了此次唐德影視所制造泡沫的埋單者。
上市公司與范冰冰的關系,讓深交所也來細究這筆交易的合規性,并給公司發出關注函。
對于高估值背后蘊藏的風險,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曾指出,影視本身就是高風險行業,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對于明星持股公司來說,藝人在前期套現后,還有股權利益的驅動,雙方利益捆綁更為緊密,其價值主要表現在業務層面的合作;而對于電影作品、作家等的投資,市場前景很難預期。
唐德影視最新公告稱,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于2016 年3 月28 日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臨時停牌。2016 年3 月29 日公司在中國證監會指定信息披露網站上發布《關于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公司股票自2016 年3月28 日開市起停牌。公司已于2016 年4 月5 日在中國證監會指定的信息披露網站上發布了《關于重大資產重組停牌進展公告》(公告編號2016-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