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股“兌獎”這件事上,中小投資者現在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一種是立刻清醒意識到自己是否打中新股,另一種則處于迷糊中——哪里看中沒中?
由于第一批新股統一出現了棄購現象,比如有的中獎者明明運氣好到“爆”,卻因為不清楚中獎、沒及時繳款等各種原因而放棄認購。
于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出現了各種“防后悔藥”,比如有人專門總結了打新寶典,還有人開始使用“打新神器”。
所謂“打新神器”就是第三方平臺開發的一種新功能,在交易所公布中簽結果后,直接輸入新股申購代碼或者自己的配號,查詢中簽結果,比如像這樣:
明明在手機交易系統上就能查詢,這樣的功能開發真的有必要嗎?一名業內操作人士提出質疑,“這不是多此一舉嗎,而且如若有的第三方軟件要求輸入賬號,那不是存在信息泄露的隱患嗎?”
而有的體驗者就覺得很有趣,感覺把摸獎的這種方式更直觀呈現了,比如以前買彩票,有的人可以拿著選號對著報紙或電視,但也有的“懶人”直接就把彩票拿到書報亭自動核對。
也有老股民覺得拿打新神器和券商系統對比“很無聊”,每個人查詢的方式都不同,各為所需罷了。
一般來講,普遍認知的中簽查詢方式有三種:
第一,看你的券商交易終端查詢;
第二,拿自己的配號去交易所網站逐一比對中簽號;
第三,撥打電話400-808-9999進行語音查詢。
今年新版打新規則實施后,取消了申購預繳款,也被市場形象稱之為“先上車,后買票”。在中簽率更小的情況下,好不容易打中的新股“被放棄”的確很可惜。
根據投資者反饋發現,上一波新股申購期間,各大券商交易終端在打新方面提供的服務各不相同,有的券商軟件專門有一欄“中簽查詢”,而有的則沒有專門設置一欄,只能通過持倉情況來作出判斷。
當然,也有貼心的。據上一波打中新股的徐女士透露,她所使用的券商系統會發送短信主動提醒其繳款,在此之前她的賬戶中沒有資金余額。
不過也有不少投資者表示,所使用的炒股APP中并未顯示中簽,而持倉中也未顯示該只股票,所以在未查詢的情況下,根本不知道自己中了新股。
“明明打中新股是暴利的機會,怎么會有人甘愿放棄?多數人都是因為不熟悉而被動放棄的。”開發這款“打新神器“的金融界網站總編輯巫云峰表示,正式看到了上一批人的前車之鑒才決定做一個實用的兌獎查詢工具。
此外,澎湃新聞注意到,上證所及深交所的APP上也已有查詢配號功能。
巫云峰表示,據其團隊調查用戶心理發現,從移動互娛的角度來看,很多人就喜歡這種“愉悅式”的兌獎體驗,希望有人直白告訴他:恭喜你中獎了。甚至在知道自己中獎的情況下,還會去反復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