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賣的打新策略基金到2016年卻成了基金公司的“燙手山芋”。在新股中簽率大幅降低、機構資金贖回的壓力之下,打新策略基金開始謀劃轉型發展。
新股中簽率低至0.022%
2016年,新股申購中簽率連創新低,打新策略基金收益率下行,以打新策略為主要收益的基金面臨機構資金巨大的贖回壓力。
新股中簽率統計數據顯示,相比2015年220只新股0.492%的平均中簽率,2016年1月份打新中簽率大幅降低,5只新股的平均中簽率僅為0.055%,降幅接近九成。其中,海順新材的中簽率僅有0.022%,創出本輪新低;高瀾股份、蘇州設計的中簽率也在萬分之二的水平。
益民基金一位基金經理表示,2016年打新規則發生變化,首先是繳款方式,網下網上均是獲配后再繳款,無需資金凍結;二是2000萬股(含)以下且無老股轉讓的,采用定價方式網上發行,不再網下詢價和配售;三是網上投資者12個月允許3次中簽后未繳款違約;四是完善報價剔除機制,剔除比例可以少于10%。因此,新股申購的可參與性增強,申購難度大幅降低,這些因素都導致中簽率下降。
天弘基金策略分析師尚振寧表示,現在申購新股不要求預繳款,參與打新的基金增多,基本上所有可以投資股票的基金都能參與,中簽率自然就下降了。
北信瑞豐基金經理于軍華認為,新股中簽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取消了預繳款,打新參與主體大幅增加。在新的新股發行制度下,除了不能持有股票的純債基金和貨幣型基金外,只要符合持有1000萬股票底倉要求的基金都可以參加。“原先網下打一只新股需要準備5億現金,現在只要有1000萬股票持倉就可以,參與主體比以前大幅增加,中簽率也就下降了。”于軍華說。
隨著打新收益率降低,機構資金借道打新基金獲取無風險收益的預期也在降低,這一類基金被置于機構資金的贖回壓力之下。
于軍華表示,這種壓力是存在的,一般基金會選擇主動與大資金作溝通,爭取讓大資金轉向公司管理的貨幣基金。
北京某靈活配置類基金經理分析,2015年新股發行暫緩時,也曾經面對大資金退出的巨大壓力,打新收益率大幅下行讓大資金發生轉移,一些以機構資金為主成立的打新策略基金規模大幅縮水,不得不謀求轉型發展。
投資轉固收或重新募集
在中簽率普遍下降的情況下,打新策略基金的規模下降是大概率事件,如何應對大資金撤出后的清盤壓力,成為打新策略基金謀求轉型發展的重要議題。
有公募基金人士透露,為了爭取讓大資金留在本公司,將引導機構資金從打新基金轉移到公司自有的債券或者貨幣基金上。
將大資金轉移到固收類產品可以將資金留下,但打新策略基金規模的下降則是不可避免。面臨這種情況,打新策略基金要么清盤,要么謀劃轉型回歸到“靈活配置基金”的本位上來。
有公募人士表示,將改變打新策略基金的投資運作方式,更加注重債底配置的作用。
上述益民基金的基金經理認為,中簽率普遍下降,打新策略基金的債底配置就顯得更為重要。他介紹,債底配置主要有三種策略可以選擇:一是做成主動管理的債券增強型打新基金,二是做成類似貨幣增強型的打新基金,三是介于兩者之間的策略。
“債底將考慮配置3年期左右的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由于此次新股申購的新規中規定,每日可申購新股不超過1只,因此可以在預留出足夠資金的情況下,精選債底投資配置,提高打新策略基金的資金利用率。”上述基金經理表示。
還有的打新策略基金將回歸靈活配置型基金的定位,重新發行募集,并改變持有人結構,但這樣做的難度也不小。
北京某基金經理表示,隨著打新中簽率變低和機構資金的退出,部分打新基金規模大幅降低甚至觸及清盤線,這些打新策略基金面臨重新發行的問題,需要通過改變持有人結構將基金規模再次做起來。
“這樣做的難度不小,短期內選擇這樣運作的基金可能也不多。”該基金經理稱。“不僅要修改基金合同、改變基金的投資方向和策略、更換基金經理等,同時還要修改管理費用,將打新基金的管理費、申贖費等更換為混合型基金的相關費率,而且需要重新向市場募集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