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期末投資者數量首次超過1億,達10010.13萬,其中,自然人9981.48萬,非自然人28.65萬;期末持倉投資者數量為5137.73萬,其中,持有A股的投資者數量為5044.2萬,持有B股的投資者數量為104.5萬;期間參與交易的投資者數量為1663.22萬,其中,其中:交易A股的投資者數量為1610.26萬,交易B股的投資者數量為8.82萬。
此外,中國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的數據顯示,上周(1月18日至22日)證券保證金凈流入72億元,結束了前一周的小幅凈流出。
具體來看,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銀證轉賬轉入額為5741億元,轉出額為5669億元,期末數為16672億元;而股票期權保證金凈流入0.81億元,期末數為27.17億元;融資融券擔保資金凈流出114億元,期末數為2702億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研究員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兩組數據表現更多的還是散戶的投資意愿,也就是說,當散戶認為A股行情逐漸企穩時,便會出現所謂的“抄底”行情,致使投資者數量大幅增加,進而帶動資金的凈流入。
當然,也有分析師認為,致使投資者數量持續增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股發行不再需要上繳預繳款。
“以往的新股發行不僅要提前上繳預付款,同時還會造成資金的大規模流出,在此期間,如果市場波動比較劇烈的話,投資者將不得不面臨持續虧損的可能。但與之相比,修改后的新股發行制度則只需在中簽之后再繳納認購款,減小了資金的大規模流出,進而能夠弱化對于市場的沖擊,這也是吸引投資者陸續進場的原因之一。”上述分析師認為。
一位熱衷于“打新股”的老股民張先生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與老規則相比,他更偏愛新的新股申購規則。
據張先生介紹,新規實行后,雖然中簽概率更低,但取消預繳款后,如果行情不好,可以在留出底倉后及時減倉,進而減小虧損發生的可能。因此,張先生相信,這樣低成本的“打新股”勢必會吸引大量的投資者涌入A股市場。 (.證.券.日.報 .杜.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