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資源將迎來最后一次表現機會
新的一年,注冊制箭在弦上,IPO核準制向注冊制的改革令市場充滿想象。不過,證監會1月8日表示,今年3月1日并不是注冊制改革正式啟動的起算點,改革實施的具體時間將在完成有關制度規則后另行提前公告,證監會將合理安排現行核準制新規下新股發行。
西南證券認為,在A股推行注冊制將是一個長期過程。由于退市制度、投資者保護制度等尚未建設完善,A股“只進不出”的局面中短期內很難改觀。A股的發展歷史、投資者構成及制度框架,決定了注冊制推出在中短期內將是一種法律條文上的修改和完善,而不會是實際上市企業數量的“大躍進”。
盡管注冊制在中短期內比較難以“落地”,但隨著存量IPO被消化完畢,同時“退市制度”和“投資者保護制度”的建設完善,企業上市和退市的節奏必然被相應加快,屆時“殼資源”的價值將會大幅度縮水。而在此之前,“殼資源”將迎來最后一次表現機會。
三類公司最想在A股借殼
在當前經濟結構下,實體企業的融資難度很大,特別是涉足新興產業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度更高,他們期盼登陸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的意愿比較強烈;但是,目前IPO排隊企業數量眾多(接近700家),時間成本、機會成本較高,在此情況下選擇資產重組、借殼上市成為這些企業一個性價比較高的選擇。
券商研究機構認為,當前有三類公司最想在A股借殼上市,它們分別為:
一、中概股。近期巨人網絡、分眾傳媒分別借殼世紀游輪、七喜控股,成為股災后資本市場最為耀眼的大牛股之一,世紀游輪復牌之后拉出20個漲停板,七喜控股拉出7個漲停板,后續股價持續攀升。巨大的財富效應也引領了中概股回歸的步伐。據不完全統計,360、搜狐、完美世界、當當、 YY、世紀佳緣、陌陌、中手游、淘米、樂逗、世紀互聯、人人、易居、空中網等眾多中概科網股正在進行或已經完成私有化進程,回歸A股勢在必行。
二、新三板掛牌企業。除中概股回歸產生大量的借殼、重組需求外,新三板中部分優質企業在新三板市場中融得資金,具備了通過收購主板公司的形式實現間接登陸主板市場的條件,實現流動性和估值提升的目的。如九鼎投資變相借殼中江地產,復牌之后連續14個一字漲停板,漲幅巨大。
三、尚未登錄資本市場優質企業。部分從未登陸過資本市場但存在融資需求、或股東退出需求的優質企業,無法承擔IPO排隊過程中高額的時間成本和其他間接成本,對于殼資源、資產重組也有一定的需求。
26股被借殼概率高
對于殼資源的擁有者而言,伴隨著注冊制的即將實施,上市公司的殼資源溢價會慢慢的消失,他們也失去了慢慢挑選、討價還價的從容,會適度放松自己的利益訴求,促進重組事項的推進。
綜合考慮最近一段時期,重組題材(殼股)似乎迎來了最好,也許是最后的瘋狂。那么,在這種背景下投資者應該如何思考、研究誰會是下一個世紀游輪、下一個中江地產?
萬和證券指出,選取存在資產重組可能的上市標的可以從市值大小、股本數量、營收利潤情況、股東背景等因素來進行考量。
1、標的公司的市值大小是衡量殼資源的首要標準,相對而言,市值小的公司容易受到潛在需求方的認可。在借殼方資產體量即交易評估值客觀確定的前提下,殼公司市值越小則借殼方股東占比越高,后續上市后能夠分享的財富越大,發行股本再融資的空間越大。
2、在市值確定的前提下,股本少的標的容易受到融資方的追捧。上市公司的股本少則意味著投資者數量相對集中,在重組的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相對較少,能夠降低風險。
3、通常而言主營業務收入規模較小,公司經營模式較為單一,公司整體資產規模、員工數量等較少,有利于進行后續資產的剝離或整合消化。
4、此外,控股股東為民營企業的公司其決策流程較快,大股東對于保殼實現財富增值的動力更為強大,在篩選標的的時候更傾向于甄選民營的上市公司。
綜合考量市值、股本、股東背景、營收和利潤等指標,排除那些正在或者已完成進行資產重組、已停牌無法交易類的標的,篩選出如下8只借殼潛在標的個股:
西南證券則從市值小、資產負債率低、股權較分散等角度,篩選出18只可能具備投資價值的“殼資源”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