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旦節的前一天,證監會發布了完善新股發行制度相關規則,正式宣布新股申購進入“免費時代”。不過對于小伙伴中的打新一族來說,圍繞著未來新股申購究竟要如何操作,依舊有一連串的疑問。今日下午 ,隨著滬、深交易同時公布了新股發行實施細則,上述疑問也隨之解開。
毫無疑問,對于每一個有意參與新股申購的投資者來說,都必須對這些規律了如指掌。今天就為你奉上免費打新時代的“空手套白狼”攻略。
打新規則究竟有哪些變化?
根據上交所披露的信息,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這些新、老打新規則區別必須關注:一是取消了在申購時就全額繳納申購資金的規定,投資者最終確定的發行價格與中簽數量繳納申購款。二是明確投資者連續12個月內累計出現3次中簽但未足額繳納認購資金情形的,將被列入限制申購名單,自其最近一次放棄認購次日起的180日(含次日)內不得參與網上新股申購。
值得一提的是,深交所格外規定,小盤股全部網上發行,即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2000萬股(含)以下且無老股轉讓計劃的,直接定價全部向網上投資者發行。
如何計算申購資格?
和此前的市值配售規則類似,滬、深兩市市值分開計算。其中持有滬市1萬元以上(含1萬元)的投資者方可參與新股申購,然后每1萬元市值可多申購一個1000股。同樣,持有1萬元深市股票市值可參與申購,然后每5000元市值可多申購500股新股。如果投資者持有多個證券賬戶的,多個證券賬戶的市值合并計算。
市值計算按投資者T-2日(T日為新股申購日)前20個交易日的日均市值計算。
如何進行新股申購?
和目前類似,新股發行當日投資者可通過指定交易的證券公司查詢其持有市值或可申購額度,投資者根據可申購額度進行新股申購。目前大多數交易軟件已經自動顯示申購額度,投資者申購之時直接按照交易軟件提示就可進行申購。
如何確定中簽?又如何繳款?
這是最值得關注,同樣也是和過去申購新股差異最大的地方。根據交易所規定,中簽結果將于T+2日公布。而投資者申購新股中簽后,應依據中簽結果履行資金交收義務,確保其資金賬戶在T+2日日終有足額的新股認購資金。T+3日,中國結算對認購資金進行交收處理,將認購資金劃入主承銷商資金交收賬戶。
簡單的說,投資者想確認是否中簽有兩種方式,一個是先向券商查閱自己的新股配號,等中簽結果披露之后,再與之進行對比。二是在中簽之后,券商將通過短信或者交易軟件登陸后獲得提示。但是如果一旦中簽,那么在T+2日收盤之時,賬戶中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否則就會視為放棄認購。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如投資者T+2日日終無足額的新股認購資金,結算參與人不得允許投資者進行補款。
賬戶中那么預留多少資金合適?
考慮到部分投資者可能無法及時了解到自己中簽,最穩妥的方式就是在賬戶中保留到一定量的資金,以避免中了新股,卻因為沒有認購資金而錯失良機的情況出現。
那么預留多少合適?這里統計了2015年發行的約220只新股,按照中簽一個號來估算,對應資金在1145元至33560元之間,有一半以上在1萬元以下,平均下來則是接近1萬元。從這系列數據來看,如果賬戶中能夠預留5萬元左右資金,那么足以應對絕大多數的情況。
▲2015年發行的部分新股中簽一個號對應的金額
投資者同一天中簽多只新股,且出現認購資金不足的怎么辦?
深交所對此情況的解釋是,不同投資者放棄認購的選擇不同,應當以投資者的實際意愿為準。結算參與人應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通過相關技術手段及制度安排,就申報的放棄認購指令(包括新股代碼、放棄認購數量等)與投資者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