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指出,昨日三大指數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一改前兩批新股申購時大盤下跌的慣例,暗示了后市演繹的趨勢和方向
今天,前期暫緩發行的28家首發公司中最后8家公司重啟IPO申購。更值得關注的是,昨日A股市場三大指數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一改前兩批新股申購時大盤下跌的慣例,并由此引發了投資各方的關注。有分析人士指出,這種打破慣例,不同尋常的市場表現,暗示了后市演繹的趨勢和方向。
在此之前,已經從11月30日和12月11日開始,大致分兩批率先完成了20家公司的發行,場內資金與打新資金兩者之間的博弈異常激烈,一方面,是申購新股一簽難求,打新資金整體收益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根據現行的打新規則,持股市值決定申購份額,每次新股批量發行前后,就會出現“資金大搬家”的情況,一些機構或散戶需要拋售事先持有的股票打新,而申購資金的騰挪往往會出現“賣在低點,買在高位”的尷尬狀況。由此,很多人發出了“申購成為‘雞肋’,打新或不如抄底”的感嘆。
第一批打新資金 賣在了5.48%暴跌
11月20日晚間,首批10只新股的申購時間表敲定,凱龍股份11月30日即可網上申購;中堅科技、三夫戶外、潤欣科技、邦寶益智、安記食品、道森股份、博敏電子、讀者傳媒將于12月1日申購;中科創達將于12月2日申購。
從時間安排看,11月27日是打新資金“兌現”的最后期限,12月2日是10只新股單日資金凍結高峰期,根據推算,12月2日起開始有資金回流;回款高峰在12月4日。
從打新資金的兌現——凍結——解凍三個關鍵結點的市場表現看,11月23日至11月27日期間,大盤震蕩盤整,滬指整體跌幅為5.35%,其中,11月27日滬指更是暴跌5.48%,創3個月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并且滬市單日成交放大到4643億元,呈現千股跌停的局面,很多資金為爭取在下個交易日打新割在地板價;而在11月30日至12月3日的資金凍結期間,滬指觸底反彈,并一度出現了四連陽的技術形態,累計漲幅4.05%,讓打新資金艷慕不已;更為戲劇性的是,在12月4日解凍回款高峰日,滬指下跌1.67%,且持續走低,直至12月11日期間累計跌幅達到4.19%,一些解凍進場的資金體驗到了“高處不勝寒”的套牢滋味。
第二批打新資金 錯過了4.23%上漲
“賣在低點,買在高位”現象更加明顯的表現在第二批10只新股申購之時。
12月11日第二批10只新股申購開啟,其中富祥股份在當日申購,桃李面包、奇信股份、可立克、萬里石、銀寶山新、山鼎設計、美尚生態、思維列控和中新科技在12月14日開始申購。按照發行日程的安排,12月11日申購的富祥股份凍結資金于12月16日解除凍結,而12月14日申購的9只新股凍結的資金于12月17日解除凍結。
二級市場上,12月7日至12月11日當周,大盤下跌2.56%,而在此批新股申購及資金解凍之際,即12月14日至12月17日,大盤累計漲幅已達4.23%,如果截至昨日,大盤期間累計漲幅更是高達6.32%。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新股批量集中發行的消息一出,或者在新股申購日前后,A股都要經歷一波下跌或震蕩過程。且目前因為場外資金很多,加上固定收益類產品收益太低,所以打新資金會特別多,打新的中簽率又將有所下降,一旦未中簽,投資者或錯過二級市場最佳買賣時點,更加得不償失。
第三批IPO申購 三大指數逞強打破慣例
從今天開始,年內地第三批供8家暫緩發行公司開始IPO申購。這意味著現行的新股發行制度將正式謝幕,打新收益率時代或將一去不復返。
據證監會公布的最新一批IPO公司列表顯示,除高科石化于12月24日進行網上申購外,井神股份、盛天網絡、通合科技、華自科技、華源包裝、久遠銀海、乾景園林等7只新股均于今日集中申購。按照8只新股的預估發行價及預估申購限額,頂格申購這8只新股共需資金103萬元。
中金公司指出,本輪新股凍結資金高峰期在12月24日,預計本輪新股凍結資金合計1.7萬億元,較上一批新股凍結資金有所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是本輪打新資金“兌現”的最后期限,但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一改以前的同期下跌,反而分別上漲0.26%、0.85%和0.35%。業內人士表示,考慮到今日將有IPO新規之前最后一波新股申購,因此短期盤中的震蕩波動或在所難免。但昨日市場的強勢表現,處于量價齊升態勢,折射出更加積極的市場信息。隨著新股發行制度的不斷改革和完善,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將得到更大程度的保護,市場信心日趨恢復,制度變革釋放的紅利,將對A股市場的長期走牛提供巨大的支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