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思維列控的公告,其網下C類配售對象的有效申購總量為16.24億股,而最終獲配數量為1.595萬股,實際獲配比例為0.00098%,尚不到十萬分之一。
“我乍一看到,還以為我眼花,看錯了,后來還想著是不是中信建投的配售機制出了什么問題呢。”某參與了思維列控網下申購的財務投資機構人士告訴記者,“即使漲10倍都還不夠資金凍結的利息。”
而記者查閱同一批的其他9家新股網下配售率,C類投資者的網下配售率大多和A類、B類相當,并不會相差太遠,在萬分之二和萬分之六區間,而思維列控網下A類和B類的配售對象獲配比例均在萬分之五以上,但是C類卻低至十萬分之一。
C類中簽率不及十萬分之一
近日,思維列控公布網下中簽結果和網上中簽率,確定發行價格為33.56元/股,發行數量為4000萬股,由于網上有效申購倍數為750.55倍,高于150倍,啟動回撥機制,將發行股票數量的60%由網下回撥至網上。最終,網下發行數量為400萬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10%;網上發行數量為3600萬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90%。
在網下配售對象中,總申購量為61億股的公募社保類配售對象最終獲配數量為318.4萬股,獲配比例為0.052164%;年金保險類配售對象的總申購量為15.4億股,最終獲配數量為80萬股,獲配比例為0.051946%;其余配售對象總申購量為16.2億股,最終獲配數量為1.6萬股,獲配比例為0.00098%。其中A類配售量占網下的79.60%,B類占比20.00%,C類僅占0.40%。
“這直接澆滅了網下投資者的打新熱情。”一券商自營部人士向記者坦言,“其實主承銷商在配售機制上可以均衡一點,不能對C類投資者太歧視。”
按照網下配售對象的劃分,公募和社保基金屬于A類獲配對象,企業年金和險資等屬于B類,券商自營、資管、基金子公司專戶等則屬于C類,當然也有個別評分很高的個人和資管機構屬于A類,A類配售者獲配的比例不低于網下總量的40%。
但根據此前的網下配售結果來看,通常A、B、C三類配售比例差距不會太大,而思維列控尚屬首例。
“優先安排不低于本次網下發行股票數量的40%向公募社保類配售對象配售;安排不低于本次網下發行股票數量的20%向年金保險類配售對象配售。”思維列控的主承銷商中信建投在公告中指出。
看中信建投的操作方法,應該是直接就將網下20%撥給B類,然后在B類的基礎上每個獲配對象增加60股,就形成A類的獲配比例,而剩下的就撥給C類投資者。
“B類沒規定一定要20%,比10%高就可以,C類再低也不至于1%不到,這以后其他機構誰還敢玩網下啊,還不如直接就在詢價環節將C類剔除。”前述券商自營部人士認為。
而記者查閱上一批的IPO發行發現,比較熱門的中新科技(603996)也存在類似問題,C類投資者獲配數量只占網下的3.22%,而A類投資者獲配量占比為72.88%,B類投資者獲配量占比為23.92%,最終C類投資者網下中簽率為0.025%。
打新收益不夠資金成本
據統計,在思維列控網下申購名單中,共有58家C類機構獲配總數為1.595萬股,每家機構獲配275股,獲配金額9229元,而他們的初步申購總量則為16.24億股,涉及金額545億元,平均每家機構涉及金額9.3億元。
換句話說,就是拿9.3億的現金凍結兩天,然后換來9300元不到的思維列控。
“即使思維列控漲10倍,那也就賺8.3萬元,還不夠9.3億元凍結兩天的資金成本,這兩天資金成本怎么也得近20萬元。”前述財務投資機構人士告訴記者。
在58家C類機構中共有21家屬于券商自營,廣發證券(000776)、招商證券(600999)、華泰證券(601688)、廣州證券、國泰君安等均在列,另外還有易方達和興業全球(340006)專戶理財產品賬戶也在列,此外一家私募基金新疆遠策恒達資產管理合伙企業也撬動9.3億元資金獲得9300元不到的市值。
“我們私下都調侃這是IPO新政后新股中簽率的提前演習。”前述券商自營部人士說。
而一位公募基金的打新人士則告訴記者,結合近來C類投資者的中簽率偏低,他們公司也正在推專門針對機構的打新產品,可以量身定制。
根據監管層的安排,2015年最后一批新股發行還有8只,業內也稱其為舊時代打新的告別,預計累計凍結資金1.7萬億元。
“等第三批發完之后,老規則下的新股已經發完。目前可以期待的是,證監會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正稿,以及證券業協會出臺的細則。”華創證券債券團隊表示,“股權融資十分迫切,明年的新股發行應該不會等待很久。”(.華.夏.時.報 .盛.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