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一張圖養養眼:A股發行制度的前世今生
(這張圖只談過往,看完可忽略)
資料顯示,我國股票市場起始于1990年末,經過近十年的審批制階段(可以細分為“額度管理”階段和“指標管理”階段),于2001年3月開始推行“核準制”準入制度。2001年3月到2004年12月為核準制下的“通道制”階段,2004年2月起,我國開始實行核準制下的“保薦制”準入制度。
對于現行的“保薦制”,光大證券分析師趙揚指出其存在以下不足:市場對其制度開放上存在局限性、股價定價機制一定程度扭曲、網上網下配售比例失衡、新股詢價過程存缺陷。
別人家的注冊制長啥樣?注冊制即所謂的公開管理原則,實質上是一種發行公司的財務公開制度。以美國聯邦證券法為代表,它要求發行證券的公司提供關于證券發行本身及其相關的一切信息,以招股說明書為核心。
圖:中國、香港、美國發行上市制度對比
趙揚認為,注冊制對比中國現行制度,上市時間更短,一般各項條件均符合的情況,三個月左右即可完成注冊。監管機構雖然同樣需對擬上市公司的申請進行審查,但其審查重點是披露信息的完全性和真實性。定價上能更好地反映市場中投資者對新股的真實供求關系。實質是將價值評判留給市場自行決定。 注冊制后,A股將會怎樣?先看看A股、港股和美股單個公司的最低市值(以有數值的為起點,單位均為當地貨幣元).
A股公司的總市值門檻,是這樣的
港股公司的市值門檻,是這樣的
美國中概股的市值門檻,居然是這樣的
可以好好看看,這幾張表有什么門道? 1。殼資源價值逐步下行垃圾股炒作或收斂漫長的上市排隊和繁瑣的審核流程,致使A股上市資格稀缺,導致A股存在著畸高的殼資源價值(殼價值到處都有,但A股實在是太值錢了)。從美國經驗來看,注冊制使得上市時間大大縮短,殼資源稀缺性不再,借殼上市和炒作垃圾股或會得到收斂。 2。中小創估值或大幅下降由于供給受限等因素,我國小盤股溢價率明顯高于其他國家與地區。截至2015年11月23日,中小板和創業板市盈率仍高達61倍和93倍。注冊制實施后,我國小盤股的高溢價格局有望打破,市場估值逐步回歸理性。 3。市場回歸“價值投資” 注冊制下供給大幅增加,沒有基本面支撐的個股將難以獲得投資者青睞。注冊制的實行,有助于市場回歸“價值投資”。 可以預見的是,注冊制將是漸進式改革,不會一蹴而就:強化信息披露、降低上市門檻、完善市場定價、靈活市場機制、提升中介職能、推進配套監管等各個環節均不可少。 放開了上市,退市制度也會有個說法吧,您覺得呢? 最后再重復一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