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顯著業績支撐的情況下,過大的股價振幅,讓投資者很難握住次新股籌碼。
次新股,玩的就是心跳。
經歷兩輪暴跌的A股,每一次顫顫巍巍的反彈都讓投資者心驚膽戰,生怕一不小心噩夢重演。不過,近期次新股股價瘋狂上漲,讓膽子大的投資者心情爽翻。
次新股的暴漲,有著一定的邏輯支持。比如,次新股有著較高的再融資需求,以及進行產業內外并購整合的預期。此外,次新股大多股本偏小,流通市值不高,很容易受到資金的追捧拉抬。
直到今年6月份,因為遇到A股罕見的連續暴跌,次新股上市后股價暴漲行情才戛然而止。隨后,監管部門宣布IPO暫停。上周IPO再度啟動,一舉點爆了市場對次新股的爆炒熱情。據統計,2000年后歷次IPO重啟后,次新股等權指數至今皆取得超越400%的收益。
讓許多投資者想不到的是,指責次新股缺乏業績支撐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據申銀萬國11月中旬發布的研究報告,業績上,次新股三季度凈資產回報率領先整個主板、創業板和中小板。新興行業中,次新股三季度凈資產收益率,較行業平均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說得這么好,但次新股的收益好掙嗎?
最瘋狂的時候,上周出現過A股漲停股票中次新股幾乎半天下的奇景。到了周四,次新股又出現了大量跌停,約200只次新股一起下跌。次新股的股價波動太大了。兩天20個百分點的振幅,絕對是家常便飯。有的時候,一天也可以出現20個點的股價波動,估計能嚇死不少寶寶了。
有資深投資大佬不滿地評價,次新股是在亂炒一通。可是,火中取栗一向是很多人的趨之若鶩的致富之道。而且,與股價不溫不火相比,大多數投資人寧可追漲殺跌,相信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和運氣攫取不菲的收益。
有的次新股股價漲幅令人咋舌。比如信息發展(300469),股價在前幾個交易日已經超越歷史最高價。還有金橋信息(603918),在逼近前期歷史最高價時,股價直接走出4個漲停。這些瘋狂的次新股,也許成了許多投資者的夢中情人。
從現實情況考慮,這種情人只能偶爾“艷遇”,幾無理性分析得之的可能。從動態市盈率看,信息發展因為三季報每股收益只有0.004元,所以動態市盈率達到約28000倍。金橋信息三季報每股收益則不到1毛錢,市盈率也高達700多倍。
共性也是有的。即便股價翻了幾倍,這些暴漲的次新股的流通市值,也僅有20億元。追溯至股價暴漲之前,流通市值都只有幾億元。此前這些個股的每日成交金額,也在1億元到2億元左右。
所以,似乎逮著流通市值最小的次新股猛炒,就可以獲得暴利。但這其實挺困難的。在沒有顯著業績支撐的情況下,過大的股價振幅,讓投資者很難握住籌碼。而且,次新股股價常常是連續幾日不是漲停就是跌停,沒有其他的價位空間,讓投資者日日坐上股價過山車。
多少年來,專家不斷提醒投資者高送轉是數字游戲,但是A股一直樂此不疲。
不能說存在就是合理,但是成熟的資本市場由機構投資者主導,非常看重公司的實際業績。既然愿意選擇高拋低吸的交易游戲,那只能是一起瘋狂,或者一起滅亡。
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