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市值申購計算規則
為落實中國證監會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精神,進一步規范上海市場、深圳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網下發行行為。11月12日,上交所、深交所、中登公司發布了《上海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發行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上海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發行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深圳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發行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深圳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發行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
網上申購方面,征求意見稿顯示,滬市、深市新股所需的市值需超過1萬元。計算方法是按T - 2(T日為發行公告確定的網上申購日,下同)前20個交易日的日均持有市值計算。每一名投資者網上申購的上限為初始發行股份數的千分之一,最大不超過9999.9萬股。
投資者所持市值需分市場計算。即,持有上海市場的非限售A股方可參與滬市新股的網上發行;持有深圳市場的流通A股市值的投資者可參與深市新股網上發行。此外,滬市每1萬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一個申購單位為1000股;而深市的申購門檻為5000元,對應500股。
意見稿還指出,持有多個證券賬戶或多處托管的投資者所持市值合并計算,其確認原則為持有人名稱及身份證明文件號碼均相同。融資融券信用賬戶的市值合并計入投資者持有的市值總值。
網下認購方面,申購市值同樣分市場計算,滬市、深市的最低申購市值要求均為1000萬元。每個配售對象只能有一個報價,同一機構管理的不同配售對象報價應該相同。
有券商分析師對南都記者表示,在市值配售的情況下,新股發行對資金的需求就小得多,投資者只需要在中簽后繳納獲配股份對應的資金即可,如此一來,中小投資者在自己股票和資金之間倒手交易的幾率就大幅降低,既可減少斷線行為的發生,也更有利于資金使用效率的發揮。
該分析師稱,在市值配售的前提下,能否擁有申購新股的資格,完全取決于持有股票的市值,市值配售只有中簽了才需要繳納對應的認購資金。這意味著投資者不需要拋售持有的股票來參與打新,不會造成對市場的抽血;同時,資金量小的投資者也有更多機會參與打新,只需要在中簽之后繳納認購資金即可。市值配售不僅不會讓市場失血,還“逼迫”投資者長期持有更多股票。此外,市值配售先要持有股票才能申購,也有望引導投資者更多地對低估值的高息股藍籌股、價值股的關注。
大變:新股申購無需預繳款
現行的打新規則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即新股申購要預先繳款,從而造成巨資凍結。而在征求意見的新規中,取消申購預先繳款,確定配售數量后再繳款。
根據征求意見稿,以上海市場網上申購為例,T -2日前20個交易日(含T - 2日)的日均持有市值,每1萬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每一個申購單位為1000股。但最高不得超過當次網上初始發行股數的千分之一,且不得超過9999 .9萬股。申購日即T日,投資者可以根據其持有市值對應的網上可申購額度,使用所持上海市場證券賬戶在T日申購上交所發行的新股。申購時間為T日9︰30-11︰30、13︰00-15︰00。申購時,投資者無需繳付申購資金。T+1日將公布中簽率,根據總配號量和中簽率組織搖號抽簽T +2日公布中簽結果,T +2日的16:00,中簽的投資者應確保其資金賬戶有足額的新股認購資金,不足部分視為放棄認購。
網下詢價及申購方面,南都記者仔細對比后發現基本與原來的流程一致,但也取消了預先繳款環節,網下投資者需在T +2日(T即申購日)根據獲配應繳款情況,為其獲配的配售對象全額繳納新股認購資金。
某華東上市券商投顧據此表示,根據現行的IP O規則,網下申購資金至少還有2個交易日的時間成本,而在IP O新政下是零成本。因為無須預繳款,而是中簽后再進行繳款,無疑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節省了新股申購時間成本,可以說網下申購已經進入零成本時代。
該投顧建議,由于新股即將實行的是市值配售政策,因此多選擇一些認為可以保值的市值股票,相對來說中簽的機會稍大一些。但今后可能投資者可以把精力更集中于二級市場股票操作,至于打新股只是一個捎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