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沃特新材”)預披露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的8個月之前的2015年3月15日,公司決定將注冊資本由5000萬元增至5882.35萬元,新增股份882.35萬股,每股認購價格為12.24元,由黃昌華以貨幣方式出資10800萬元全部認繳。
黃昌華為同在深圳的創業板上市公司金信諾(行情300252,買入)(300252.SZ)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入股后,黃昌華對沃特新材的持股比例也高達15%。
而這并非個例。據不完全統計,在近期預披露招股書申報稿的80余家公司中,至少20家以上存在預披露前一年內有新股東“突擊入股”情況。
“突擊入股”
“突擊入股”在2012年之前的一段時間內較為嚴重,當時,曾有一些擬IPO公司在預披露前一年內,向多位難分是否存在利益關聯的自然人增發股權,令其上市后獲得超額收益。
而如今的“突擊入股”與2012年之前有很大不同。一位投行人士認為,由于監管更為嚴格,比如要求充分的信息披露,且在發行前一年入股的股東要有更長如36個月的鎖定期,現在的“突擊入股”存在利益輸送的可能性已經大幅降低。
另一位投行界資深人士亦稱,只要進行了充分披露,即使在向證監會報送材料前一周新增入股也不算問題。
實際上,由于沃特新材此次招股書申報稿報送時間在9月2日,距黃昌華入股尚不足半年。不過,由于相比2012年之前,申報稿預披露的時間也大幅提前,若按發行時前一年計算,其入股時間或許已超過一年,因此其公布的鎖定期仍僅為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內。
若按完成增資時間來計算,又一家擬IPO的證券公司財通證券也在預披露一年內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增資,并引進了浙江天堂硅谷銀嘉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多家PE。當時,財通證券向硅谷銀嘉等18家單位定向增資發行13億股,而此次定向增資價格僅為每股2.98元,與截至2014年6月30日經評估的每股凈資產相當。
且相比于沃特新材,財通證券對上述新入股股東的持股鎖定期也更為嚴格,如對硅谷銀嘉要求自2014年12月30日起36個月與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孰長來確定。
此外,擬創業板IPO公司中也出現不少“突擊入股”情況。盡管擬創業板IPO公司的招股書對歷史沿革的披露可以更為簡略,但對“最近一年發行人新增股東情況”卻沒有放松。
2015年7月1日,江陰潤瑪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潤瑪電子”)報送了招股書申報稿,而在大概半年前的2015年1月24日,張靜靜因受讓原股東股份而成為第四大股東,持有潤瑪電子4.86%股份。同年5月份,潤瑪電子大股東又通過轉讓股權引入上海信芯投資中心(有限合伙)。
不過,在“突擊入股”公司中,也有為了對高管及核心員工進行股權激勵的。地素時尚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地素時尚”)便是一例。
2015年3月,為獎勵核心員工,地素時尚大股東向上海億馬轉讓5.32%股權。注冊于2012年12月5日的上海億馬由公司董事、董秘江灜等7名公司高管或核心員工設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已經離職的曾為發行人財務部負責人王磊仍然在列。
坐享財富增值
不過王磊在上海億馬的認繳出資比例最低,僅為1.11%。上海億馬目前持有地素時尚約1809.03萬股,增資入股價格為1.38元,入股成本約為2500萬元。
而按照地素時尚預計募資金額及發行股份數量來計算,其最高發行價格約為40.21元。按此計算,成功發行后,上海億馬持股市值或可達7.27億元,僅零頭就已經高于當初入股成本。
這樣,即使如王磊僅持有上海億馬1.11%的出資比例,其身家也已超過800萬元。
盡管對于財通證券面向眾多新股東的那次大規模定增,上述投行人士認為,對18家單位同時按同一價格增發,應該不會存在利益輸送情況。
但硅谷銀嘉等在相對更短時間內獲得超額收益的可能性已經非常之大。因為就在財通證券所披露的今年7月份的一次股權轉讓時,財通證券的轉讓價已達3.70元,按此計算,半年多時間,新增股東資產增值約24%。
不考慮上市后上漲情況,僅以發行價計算,財通證券在2014年每股收益為0.48元,若按23倍市盈率發行上市,其發行價可達11元,已較上述增發價高出近2.7倍。以上述增發合計的13億股計算,市值更是可達143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其每股收益更達0.38元,若按2015年每股收益計算,這個數字恐怕將會更高。
由于根據歷史經驗,公司上市后股價低于發行價的情況較為少見,因而以低于甚至遠低于發行價新增入股者,即使有鎖定期限制,也大概率獲得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