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雙雙遭到“腰斬”,而M2卻保持高增長。
據央行數據,中國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136億元,預期8000億元,前值1.05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4767億元,預期1.05萬億元,前值1.3萬億元。二者雙雙創下2014年7月以來新低。
但與此同時,M2同比卻保持了13.5%的高增長,預期13.2%。該增速創下2014年6月以來新高。
對此,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博士表示,“M1-M2”預示經濟可能企穩回升,“寬財政”正在從預期走向現實,基本面可能出現投資驅動的拐點。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博士:
今年以來,企業融資成本確實出現了大幅下降(無論名義或者實際),同時M2規模并不低(即使去除證金托市部分),但是企業融資規模卻并未顯著增加,可能的原因包括:第一,傳統工業拐點并未出現,資金需求不足,需要通過寬財政、固定資產投資扭轉局面;第二,IPO暫停,債券發行受限仍多,未來IPO發行的速度和力度可能會增加,債券融資的限制可能放寬,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第三,社融統計口徑可能并未包含產業基金等融資;第四,企業杠桿率較高,未來通過企業資產證券化出表降杠桿可能進一步擴大,資產證券化在明年仍將成為市場熱點。
10月公共財政支出同比增速36%,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速。盡管有低基數的因素,但是財政支出同比已經連續4個月超過20%,而財政支出增速則低于10%,表明“寬財政”正在從預期走向現實。
總體而言,“M1-M2”預示經濟可能企穩回升,“寬財政”正在從預期走向現實,基本面可能出現投資驅動的拐點。從企業融資來看,未來更應當注重資金如何從銀行體系進入實體經濟,而非向銀行體系放水,“資產荒”不會成為“新常態”。對于債券市場,維持長期趨勢性上行的判斷。
中金債券團隊:
10月份貸款增量明顯低于市場預期,而且貸款再度顯現依靠票據充規模的現象。整體來看,貸款的需求很弱,顯示信用擴張轉向信用收縮,值得警惕。
10月份貨幣信貸的萎靡證偽了貨幣增長可能拉動經濟回升,加上貨幣流通速度因為實際利率偏高而受到抑制,未來財政和貨幣政策都必須轉向更為積極。政府繼續加碼專項金融債也顯示在嚴峻的形勢下,政府仍希望盡更多的努力來托底經濟。但我們依然認為中央加杠桿才最有效,企業和城投加杠桿沒有可持續性,效果也不好。貨幣政策層面引導實際利率下降仍是正道,債券牛市無憂,收益率的回升提供更好的買點,仍建議投資者對債券不拋棄不放棄。
光大證券宏觀 徐高、楊業偉:
10月信貸增速放緩一方面由于季節性原因,另一方面實體經濟投資意愿不足可能一定程度上抑制貸款需求回升,導致寬松貨幣政策下信貸擴張出現波折。
實體經濟投資意愿有限抑制融資需求,削弱寬松政策有效性。穩增長政策不斷加碼環境下,無論是基建投資增速不斷下行,還是房地產投資資金來源中自籌資金部分增速跌幅持續加深,都顯示實體經濟投資意愿有限,對融資需求形成抑制。雖然貨幣政策持續寬松,融資需求不足導致信貸擴張出現波折。有效發揮穩增長政策有效性,需要提高實體經濟投資意愿,加大融資需求,疏通寬松政策傳導路徑。
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分析師 李志強:
貨幣供應增速穩中略升,說明流動性基本充裕,但社會融資額顯著少增,這很可能是由于金融機構和企業兩方面都更趨謹慎,擔憂經濟下行壓力的情緒依舊,信心有待提振,因此,貨幣政策方面,需要進一步降息降準。
招商銀行同業金融總部高級分析師 劉東亮:
社融與信貸數據再現斷崖式下跌,不禁讓我們聯想到去年7月份,同樣是金融數據的意外大跌,隨后經濟下行壓力加速浮現,最終引發央行于四季度放松貨幣政策,本次金融數據的大跌,盡管有年末臨近的時點因素,但更多的還是反映了實體經濟羸弱有效需求不足,以及面臨壞賬壓力下銀行對風控標準提高所帶來的雙殺局面。
盡管雙降的邊際效用在下降,但未來貨幣政策繼續放松的迫切性并沒有降低,在增量融資難以提振的情況下,至少可以減輕存量債務的成本。債券市場的調整壓力將因此減輕,債牛趨勢保持不變,擇機入場仍值得考慮,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預期可能進一步抬升,市場與維穩的博弈仍將繼續。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 王洋:
M2增長可能跟外匯占款有關系,10月人民幣升值外匯儲備上升。人民幣新增貸款也沒什么持續性,整個經濟的需求還不是十分的旺盛,雖然M2多了,但沒有進入到實體經濟,所以后續經濟能否穩住仍存在疑問。
工業投資數據都在下滑,企業生產積極性還是比較差。再加上信用風險的上升,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多,財政和貨幣政策還得發力,但關鍵是如何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后續還需要一些改革性的措施出臺。
但目前來看,降準的必要性不是很高,降息的空間也不是很大。
申萬宏源證券債券團隊:
貸款季節性回落,社融增速回落,對實體投放資金力度有所減弱。企業中長期貸款占比在上月出現大幅回升后,10月再次回落,10月信貸對投資的支持力度是減弱的。財政存款新增量低于去年同期、貸款投放多于去年同期,以及10月新增外匯占款邊際改善等,帶動M2增速反彈。
綜合財政和金融數據,10月份財政政策力度明顯強于貨幣政策力度,但是正如我們在上午的財政數據點評中提及的:財政資金在整體投資資金中的占比偏低,僅靠財政發力是穩不住經濟的,后續仍需要貨幣政策的配合,降息,降準,加大信貸的投放、配合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區域政策等提升資金進入實體的比例,加大城投債以及專項金融債發行規模,上調地方政府債發行規模等都是可選政策。當然另一方面,這種政策的組合更印證了我們此前的一個判斷:即政府穩增長,并不是想把經濟穩住,而是要把經濟下滑的斜率變緩,貨幣政策會維持寬松,但是不會很激進。
疲弱的經濟基本面對債市的支撐仍在,短期受諸多負面消息影響債市以震蕩為主,中長期看債市仍將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