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第一輪過后,主戰場由香港地區轉移到內地。近期,將率先出場的中國嘉德推出2015秋拍巡展,拍品在近現代書畫、現當代板塊均有亮點。
特別是在現當代藝術板塊,經過最近兩三季的推廣,一些具有特色的中國現代藝術名家專場得到市場充分認可;在國內當代藝術市場整體不振的情況下,通過學術梳理、深挖出一部分藏家基礎堅實、但仍具市場潛力的當代藝術名家的早期作品,為這一板塊做了重要的補充。
20世紀現代板塊:“學術推衍市場”
與近現代書畫類似,近些年在資本的幾輪洗滌之下,中國20世紀現代繪畫部分,也存在精品難覓的狀況。不過,最近兩季,嘉德對王濟遠、吳大羽、沙耆等20世紀海內外早期畫家的深度挖掘,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果。
這次嘉德秋拍,在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分的常設專場《二十世紀早期藝術》、《中國當代藝術》基礎上,將推出《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之夜》、《’85新潮美術三十年紀念專場》、《沙耆比利時時期藝術專場》,共五大專場。
繼春拍《濟廣致遠——王濟遠藝術專場》取得100%成交率,并得到藏家廣泛認可之時,今秋嘉德將再次推出《沙耆比利時時期藝術專場》。以藝術家個案的形式,再現二十世紀中國早期油畫家的風采。本次專場共收錄了沙耆旅居比利時十年間的油畫、水彩畫近40件,其中以人物肖像題材和中國傳統繪畫題材兩大題材為主,較為全面地展示了沙耆早期藝術面貌。
“二十世紀藝術”板塊在“學術推衍市場”的思路下繼續深入。這次嘉德主打“留日藝術家”早期油畫精品,集結了關良、丁衍庸、衛天霖、林達川、譚華牧、王濟遠、唐蘊玉在內的一批留日藝術精英,以及石熙滿、宋征殷、烏叔養、趙獸等一批湮沒于美術史中亟待挖掘的歷史名家,以期通過對“留日藝術家”的學術梳理,帶動二十世紀藝術市場的進一步深入推進。其中,丁衍庸七十年代成熟期經典之作《笑里藏刀》、衛天霖“后印象主義”風格的《窗前向日葵(行情300111,買入)》和林達川少見大尺幅風景佳作《西湖茶山》,都是市場中難得一見的極具藝術家特色的精品。
其中特設的“關良單元”,收錄兩幅小景油畫、四件源自藝術家家屬的紙上彩墨畫作,以及一幅關良家屬收藏多年的林風眠七十年代風景《秋鶩》,共計七件作品。此外,還專門開辟余本、賀慕群、常書鴻三位藝術家的個人單元。“余本單元”中藝術家早期現實主義題材力作《晚歸》首次亮相于二級市場之中;“賀慕群單元”囊括藝術家自上世紀60年代至2000年不同時期的多件油畫、蠟彩及彩墨作品;“常書鴻單元”包含藝術家創作的兩個黃金時期——巴黎時期和蘭州時期的精品靜物花卉,以及首次露面的敦煌寫生創作,精選的幾件作品充分體現了藝術家在色彩結構上的天賦。
當代板塊:名家“生貨”仍可尋覓
當代板塊的大部分作者仍然創作活躍,但在近些年現當代市場下滑的狀況下,也遇到精品難覓的狀況。特別是一些名家早期精品,在價格壓力之下,難以面世。不過,一些在中國“’85新潮美術運動”時期顯嶄露頭角,并一直擁有成熟市場的中堅藝術家的作品,近些年也不斷出現在各大拍賣行。作品價位適中,收藏群體廣泛,這樣的“生貨”正適合目前的市場狀況。
石沖《欣慰中的年青人》堪稱其藝術生涯的一座豐碑。這件作品通過超寫實的極致刻畫將客觀物象的人在畫面上再現成生活中的肉體,他的技術不僅是他藝術的表達方式,而且還是給觀眾傳達其藝術理念的表現形式。此作曾獲得“第三屆中國油畫年展”銀獎,是石沖藝術風格發展的階段性標志。正是從這件作品開始,中國當代藝術開啟了超寫實主義油畫觀念性的大門。
此外,這個《’85新潮三十年紀念專場》還集納了劉小東1993年呈現中國藝術家海外生活色彩的《大雨(紐約)》、趙半狄古典時期代表作《涂口紅的女孩》等一系列當代名家精品力作。
其中,最值得推薦的一張作品是來自池社的藝術家耿建翌《理發系列》的第一張,背面是《大合影》。作為85新潮美術運動中的重要藝術家,耿建翌的這件作品是一幅雙面畫。1992年他在背面創作了《大合影》,因此誕生了這幅集藝術家八十和九十年代典型創作于一體的雙面畫作。段建偉1991年創作的大尺幅作品《麥客到來》,也是藝術家創作生涯的重要力作之一,是一件被編入當代美術史的博物館級畫作。此外,本場中毛旭輝《90家長》(三聯)、丁方《悼歌》(兩聯作)亦值得關注。
相對于傳統板塊的受眾,現當代部分一直是潛力巨大的板塊。如今,品類深挖已經成為各大拍賣行“救市利器”。在學術梳理的助推之下,拍賣行對于品類板塊的深度和廣度的探索,有助于市場容量的擴充,更有助于市場回歸理性。